盛澤位于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地處長江三角洲和太湖地區的中心地帶,是中國重要的絲綢紡織品生產基地和產品集散地。最近,在這個有“中國綢都”之稱的江南小鎮,一場名為“百河共治百村共興”的中國首個“集群式鄉建”正試圖創造鄉村建設的新可能。
什么是“集群式鄉建”
實際上,這場發生于盛澤的“集群式鄉建”是由鄉筑Farm+發起的“鄉筑共興行動”在中國鄉村的首次實踐。作為一家致力于“城鄉對流”和“城鄉共融”的創新型研發機構,鄉筑Farm+秉持“共建、共享、共融”的原則,旨在通過搭建城鄉對流平臺,促進城鄉資源共享,推動鄉村可持續一體化發展。因此,“百河共治百村共興”既涵蓋自上而下的統籌規劃,又包含自下而上的特色塑造。鄉筑Farm+希望通過集中式打造一批示范性的美麗宜居鄉村,形成規模化的鄉建勢能,促進鄉村地區的高速可持續發展。
為什么要做“集群式鄉建”
近年來,國內的鄉村建設如火如荼,越多越多的設計師們把目光投向鄉村。但多數鄉建項目僅針對單個建筑設計,很少有規模化集群化的整體鄉村改造。與傳統的單一鄉村建設相比,“集群式鄉建”這種新興的鄉村發展模式具有許多優勢。
首先,集群式鄉建能夠充分利用鄉村的資源和優勢。通過將多個鄉村集聚在一起,可以形成規模化的產業集群和資源共享平臺。不同鄉村之間可以互相借鑒和學習,共同推動鄉村經濟的發展。此外,集群式鄉建還可以整合鄉村的自然資源、人力資源和文化資源,形成獨特的鄉村特色和競爭優勢。
因此,為響應盛澤在鄉村高速發展下對于鄉村鄉貌的升級愿景,構建與當地村民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振興模式,鄉筑Farm+邀請了20組來自海內外不同背景的設計師團隊,通過“一環百徑”“百村百徑”的方式 ,形成和而不同的百村建設模式。同時對河道水系進行綜合性整治,在鄉村構建藍綠交織的生態網絡,打造“世界級水鄉人居文明典范”。
項目依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 行動方案 ( 2021-2025年)》,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的 《“十四五”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扎實推進生態 宜居美麗鄉村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以及《吳江區特色田園鄉村體系建設行動計劃 ( 2022-2025 )》等文件要求,大力開展鄉村建設行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全力打造城鄉融合新標桿。
“集群式鄉建”怎么做
本次“百河共治百村共興”集群式鄉建劃分為20個組團,覆蓋了盛澤鎮29個行政村,共計102個點位。“五美三優”行動方案是本次項目的指導思想和設計目標,明確了設計內容和改造提升的方向。通過塑造美麗庭院,美麗菜園,美麗村景,美麗村道,美麗田園,提升百村的環境品質。同時,設計也將提升盛澤百村的生活品味,提檔生產品質,提塑生態品牌。
此外,在“五美三優”標準之上,本次“百河共治百村共興”集群式鄉建期望進一步達到三個層次的成果:百村百徑,點亮百徑,一環百徑,最終打造盛澤百村共興的整體品牌。
作為中國首個集群式鄉建項目,盛澤“百河共治百村共興”打造了城鄉融合的新標桿,構建了與當地村民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振興模式,持續助力鄉村可持續發展。通過這次改造,百村的人居環境和生活品味得到了顯著提升,也為鄉村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動力。同時,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更多的“集群式鄉建”能夠為中國鄉村的發展帶來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