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鯨記者 王涵藝
近日,YAYA鴨鴨(以下簡稱“鴨鴨”)在中國第一高樓上海中心大廈,上演了一場高空走秀。據了解,這是中國首個把秀場搬上632米高空的品牌。從快要銷聲匿跡,到出圈頻繁,鴨鴨這兩年花樣很多。6月去7777公里之外的冰島收集雁鴨絨,8月盛夏把直播間搬到5000米的雪山,9月走出國門亮相米蘭時裝周,10月登上長城。今年還發布了“1(頂流)+N(多元風格藝人)”多元化代言人矩陣,與王一博、佟麗婭等多位藝人合作。
圖片來源:鴨鴨官網
自2020年股份重組以來,50多年的鴨鴨進行全新品牌升級,從傳統線下積極轉型擁抱互聯網電商,品牌GMV(商品交易額)兩年增長100倍,在2022年達到百億。老牌國貨又一次逆襲翻身,在新環境下重新成為市場焦點。中國服裝的發展趨勢,在全產業鏈條的閉環中或許可以找到答案。
用“中國制造”和“基礎款”,打造極致性價比
2020年初,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市場消費縮緊趨勢明顯,大眾的購買力下降,高性價比產品很受歡迎。服裝時尚行業也興起了全球范圍的“實用主義”浪潮,消費者開始更加注重服裝的簡約性和舒適度;各大服裝品牌在近兩年四大時裝周的設計都明顯地體現了實用主義至上的流行趨勢,摒棄繁瑣細節,突出舒適性,趨向現代式的簡約風格。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盡管全球市場需求不足,經濟增速放緩,但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在國內市場保持了韌性。1至9 月份,線下銷售增長了10.6%,線上銷售增長了9.6%,顯示出行業積極發展的趨勢,在熱賣的高性價比產品中,也不乏表現突出的品牌,優衣庫和鴨鴨都是其中之一。
據優衣庫母公司迅銷集團公布的2023財年財報顯示,大中華地區依然是優衣庫品牌在海外第一大市場,2023財年營收總額錄得15.2%增長達6202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04億元),經營利潤大幅增長25%至1043億日元(約合人民幣51億元),均創歷史新高。雖然上半年大中華區業務受疫情影響銷售不佳,但下半年業績回升,超越預期。
優衣庫自1984年成立,便立足“基礎款”領域。早期通過郊區開店、去中間化訂貨、定位基礎款打造低價優勢,價格較同行低約50%,收入增長由開店驅動,當時產品低質低價,模式較為粗放;1998年通過ABC改革轉型SPA模式后,實現精細化運營、打造高性價比優勢。
在生產方面,優衣庫以“100%全程控制策略”為先。優衣庫的供應商分為面料和縫制兩部分,因為有很多大型紡織服裝制造商都是上下游一體全產業鏈模式,所以其中會有重合,比如寧波的申洲,既做紡織面料也做成衣。其代工廠也比較集中,雖說總數有兩百多家,但里面很多都屬于同一家母公司的不同工廠。如申洲的工廠遍布海內外,國內有浙江、安徽等,海外有越南、柬埔寨。優衣庫驗廠結果等級分為:A、B、C、D四個等級。其中A級有效期為兩年,B級為一年,C為不通過需三個月跟進審核,D為工廠不符合條件直接拒絕合作。
被稱為羽絨服界“優衣庫”的鴨鴨,也強調高性價比,產品價格帶集中在399元至799元。鴨鴨與優衣庫相通的點有兩個,一是貨品結構上用基礎款打大眾市場、系列款打造影響力;二是在生產上充分利用中國制造的優勢。
在整體產品結構上,鴨鴨進行了高中低系列的劃分,同優衣庫一樣,基礎款滿足絕大部分人群的需求,中層是設計師、ip聯名款;頂層是品牌長青心智款,goose、90+、冰殼系列,代表品牌定位和理念。
資深品牌管理專家、上海良棲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創始人程偉雄分析:“鴨鴨現在所定位的核心消費人群是當下市場上的消費主力,但鴨鴨當年起家時的消費群體也仍然在。所以中老年的產品依然得以保留,只是在此基礎上進行了新的拓展。”
在內部工廠端,今年鴨鴨對其江西產業園進行全新智能化升級。區別于傳統服裝行業片區式生產,鴨鴨智能工廠采用單件流水,以吊掛形式輸送衣料與成品,提升品牌生產效率、產品質量和生產管理水平,降低人工成本與管理成本。
在外部合作上,鴨鴨整合了幾十家上游供應商工廠,根據行業口碑、廠房設備、技術能力、產能進行合作供應商篩選,對供應商進行分級管理。把生產設備更先進、工人熟練度更高、返單速度快、出貨品質更高的廠家劃為核心供應商。外部合作商在鴨鴨的標準與監督下進行生產,自有工廠與外部工廠共同協同,快速消化前端的訂單。鴨鴨用頭部集中的供應鏈資源來覆蓋70%至80%的生產銷售,同時保證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圖片來源:鴨鴨官網
業內人士表示: “分工是正常現象,是全國產業鏈精細化分工的結果。只要分工設定好規范,對產品品質沒有影響。各行業的頭部工廠在工人熟練度、生產設備上都代表了行業的最高水平,保障了品牌訂單的出貨速度以及質量的高水平與穩定性。在下游分工中充分發揮各合作商的優勢,甚至可以比品牌自建生產線更有優勢。”
品牌定位與時代動向的同頻共振,“中國制造”的極致性價比,都是優衣庫和鴨鴨在服裝品牌中嶄露頭角的關鍵。
玩轉柔性供應鏈,精細化分工反應快速
供應鏈這個概念在國際上最早被人關注和研究是在2000年,供應鏈既然是一個“鏈”,就不僅僅只是定義某一個單一的環節或階段。從生產到采購,從倉儲到物流,實際上都被人們稱之為“供應鏈”。
對于服飾供應鏈來說,供應鏈核心在于“產品供應”部分,從商品企劃開始,經研發與設計,樣品制作,工藝技術標準管理,生產與采購管理,品質管理,面輔料資源管理,成本管理,倉儲與物流,財務結算,以及供應商管理等多個管理模塊的整合和統籌,完成產品供應。
然而各種庫存壓力越來越明顯的今天,除銷售方面的成衣庫存壓力之外,在大量產品供應過程中,因為供應鏈管理的疏忽和漠視,在供應鏈環節過程中,也產生了大量的時間、成本和質量的“庫存”——原材料庫存壓力,同樣是服裝企業亟待解決的問題。其中,SHEIN和鴨鴨都有自己的“玩法”。
SHEIN品牌采用按需生產的柔性供應鏈模式,利用實際市場需求來預測銷售和控制生產最終減少生產過剩,在實時分析跟蹤時尚趨勢的前提下,針對所有SKU都從非常小的訂單開始,每一個SKU一般以100至200件起訂,如果銷售趨勢好立刻返單,但如果銷售不達預期則中止生產。
從前端通過實時掌握時尚趨勢以及消費者反饋,進入生產環節后,每個款式的各生產與質量管理環節的要求與標準會通過線上的數字化工具實時同步到各供應商端,供應商通過線上數字化的管理工具進行生產排單、生產管理、及時發現問題并進行調整,從源頭上減少了庫存浪費的可能性。
由于實現了按需生產的柔性供應鏈模式,從前端時尚趨勢、設計開發、生產制造、倉儲、物流等各環節進行全鏈路的信息化、在線化升級,從而帶來了整個效率的提升,因而SHEIN品牌能將庫存率降低至低個位數,不及行業其他品牌未銷售庫存平均水平(30%)的十分之一。這種技術驅動的柔性按需供應鏈不僅提高了產業效率、為產業鏈上的合作伙伴賦能,同時極大地減少庫存浪費問題,有助于保護環境。而正是由于減少浪費、效率提升帶來的成本降低,產品高性價比也得以顯現。2023年上半年,SHEIN又宣布5年投入5億繼續深化供應商賦能工作。
和時尚出海品牌SHEIN相似,鴨鴨供應鏈同樣能做到快速反應,實現7至15個工作日內快速翻單生產。
在設計端,鴨鴨自有設計師團隊超過30人,每年制定年度企劃主題以及比例分配、研發核心款式。除此之外,鴨鴨有自己的設計師平臺,將1000余名設計師鏈接起來,打造良性的多風格設計生態。
圖片來源:鴨鴨官網
根據能力優先、時間優先、人員效率優先的算法模型,鴨鴨在設計師平臺將性別、年齡段、款式、風格等需求標簽與設計師的能力標簽進行匹配并自動實現遠程派單,將設計需求及時派送給最優的設計師或工作室。后臺把海量的時尚數據轉化為具象的趨勢報告和潮流爆款,讓設計更契合市場需求。所有開發款式需錄入鴨鴨設計平臺進行報備,由設計團隊會統一審核,符合設計要求的款式進入打樣。打樣后的產品需寄到鴨鴨總部審樣,查驗版型、面料、輔料等設計和材料是否合格。最終審核通過的款式正式進入鴨鴨款式庫。
一頭對接大市場,一頭對接設計師,海量的設計資源在智能化的數據管理下,變得高效和精準。
鴨鴨在產品正式上架前,還會通過網絡平臺如直播,用少量備貨實測商品的點擊率、瀏覽量等數據,在獲得更好的市場反饋后,才批量生產。據介紹,每年6至8月,鴨鴨會從上萬個產品款式設計中篩選出1000多個有效款式,滿足全客層的基礎需求。
隨著市場細分越來越明顯,中國服裝的供應鏈管理對產品供應環節也進行了更加細致和條理化的管控。
數字化中臺聯動整合,打造協同生態
同一企業內部的供應鏈管理是相對比較容易操作的,因為其體量和所涉及到的層級以及受眾面尚且可以通過相應的企業組織架構和管理模式予以控制和規范,但是如果從整個行業層面來說,則有可能呈現“混亂”的狀態。
供應鏈的“未來”,是數字化運營。“企業+數字化”構成了未來服裝企業的發展新方向。傳統服裝行業與新技術的融合促進企業完成產業的數字化升級。通過數字化,可以從產業鏈的源頭開始實時監控各個環節的投產備貨情況甚至反向指導規劃各鏈路的排產;數字化對于整個經營來講,讓工廠全年都有穩定持續的訂單做,本身也是良性的。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前端整合多場景精準流量,后端整合大廠供應鏈,鴨鴨通過數字化中臺構建了一個前后端高效聯動的產業互聯網協同生態。這種多對多的商業形態,一定程度上與耐克的商業模式相似。
鴨鴨可以通過前端的數據導向做支撐,第一時間預測到某品可能會成為一個潛在爆款,迅速通過前端的數據推導到中臺,再到后端實現供應鏈的資源整合。基于此,鴨鴨上線了定制化的BMS商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統,從原料的集采、面輔料備貨、設計、供應鏈管理到運營、銷售、動態庫存管理等各環節進行實時數據采集、處理、分析,提高人效和時效性,實現產銷數字一體化,最終達成線上線下一體化,全商品生命周期管理。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告訴藍鯨財經記者,鴨鴨整合了數十家上游供應商工廠,和優衣庫、SHEIN和耐克的商業和分工模式有相似之處。“這些品牌都注重產品的研發和制造,同時也注重銷售和市場營銷。他們通過與代工廠合作,將生產環節外包,專注于產品的設計和營銷。這種分工模式有助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使品牌方能夠更好地控制產品質量和生產進度。”江瀚稱。
“除此之外,也有一些不同之處。例如,鴨鴨專注于羽絨服的研發、制造和銷售,而優衣庫、SHEIN和耐克則涉及多個領域的產品。此外,鴨鴨在羽絨服領域擁有較高的知名度和市場份額,優衣庫、SHEIN和耐克則在全球范圍內擁有廣泛的市場和品牌影響力。”江瀚補充道。
鴨鴨抓住了中國服裝制造業轉型升級時代機遇,用低價格帶、高性價比產品,快速完成了品牌復興,用數字化運營推動智慧生產生活。除此之外,以鴻星爾克為代表的企業也已將 AIGC 技術應用于產品上新、公域種草、社群營銷等等方面,有效降低了營銷成本。
未來,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和消費者需求的不斷變化。江瀚建議,品牌需要不斷創新和提高產品質量來保持競爭力,更加注重市場營銷和品牌建設,以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在代工方面,品牌方需要尋找可靠的代工廠并建立長期合作關系,以確保產品質量和生產進度。此外,品牌方還需要關注環保和社會責任等方面的問題,用可持續發展引領未來,以符合消費者日益增長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