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綻放時光——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音樂學院音樂季”的重磅活動:《少陵草堂》葉小綱交響作品音樂會在龍崗文化藝術中心大劇院上演。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音樂學院創院院長葉小鋼教授(筆名葉小綱)對本場演出給予了很高評價并表示,“綻放時光——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音樂學院音樂季”整體安排均參考了目前國際一流音樂季的統籌規劃標準,《少陵草堂》葉小綱交響作品音樂會從選曲到表演班底的策劃都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現代音樂之間的藝術融合與思想碰撞,整場音樂會既體現了神秘的東方文化中的歷史人文及自然地理,同時又融入了西方音樂對管弦樂器的理解與表達,是現代音樂史上的藝術創新,同時也充分體現了我泱泱華夏大國對藝術革新理念的追崇與包容。
《少陵草堂》葉小綱交響作品音樂會現場
東鳴西應 展現中國人文地理的音樂畫卷
本場《少陵草堂》葉小綱交響作品音樂會由深圳交響樂團音樂總監兼首席指揮、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音樂學院客座教授林大葉執棒深圳交響樂團,聯袂小提琴家劉霄、女高音曲偉青、男高音王沖、男中音洪振翔演繹作曲家葉小鋼創作的四部作品:《廣東音樂組曲》之“平湖秋月、旱天雷”、小提琴隨想曲《玉觀音》、《消失的銀杏》、《少陵草堂》。
《廣東音樂組曲》是葉小鋼受時任廣州交響樂團團長邀約,由廣州交響樂團委約創作并首演的一組四首作品,完成于2005年8月。作品取材自流傳于廣州及珠江三角洲一帶的廣東音樂。廣東音樂是嶺南一大民間器樂樂種,具有鮮明地方色彩和獨特風格。廣東音樂是一種標題音樂,表現手法豐富多變,其獨特的旋法和加花的特點自成體系,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這套組曲,以傳統的廣東音樂旋律為基本素材,運用西方管弦樂隊的編制配器來重新構筑成管弦樂,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生動再現嶺南山川的秀麗景色和嶺南的人文精神。
《玉觀音》是葉小鋼為2002年風靡全國的同名電視劇所做的配樂,故事性的音樂語言、動人的旋律和真摯深沉的情感表達,贏得了廣大觀眾的口碑與喜愛。2022年,葉小鋼應杭州愛樂樂團委約,將《玉觀音》中主要的旋律濃縮、糅合,將組曲音樂中最精華的部分凝結成小提琴隨想曲《玉觀音》,并于2023年4月在杭州大劇院完成了世界首演。該曲充分發揮了小提琴演奏的特質與優勢,技術難度高,情感表達也達到了一個新的美學高度。此次由中國十大青年小提琴家之一、中央音樂學院小提琴教授劉霄演繹。
中央?樂學院?提琴教授劉霄
《消失的銀杏》是葉小鋼亞熱帶植物系列作品中最新創作的一首,第一版完成于2019年5月。作曲家對神秘而美麗的植物一直懷有濃厚興趣,有《紫薇》《青芒果香》《蔓籮》《迷竹》等作品分別演出于世界各地。銀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樹木,姿態神秘而美麗。該樹種在中國已存在了億萬年,管弦樂《消失的銀杏》表達了作曲家對大自然的關愛與擔心。作品以作曲家自己獨特的和聲語言,雅致細微的樂隊音色變化表述了在新世紀人類對古老卻仍然未知的事物的探索與好奇心,表達了對人類與大自然互相依存關系的關注,和人類內心深處對美的憧憬。
《少陵草堂》是四川愛樂樂團2019年的委約作品,同年由該樂團首演于成都。葉小鋼將我國唐代詩人杜甫的五首經典名篇《狂夫》《登樓》《春夜喜雨》《登高》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譜寫成樂曲,以聲樂與交響樂隊的合作形式將杜甫偉大的憂國憂民的情懷表達得淋漓盡致,展現了作曲家濃厚的人文情結。樂曲的高潮是《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音樂表現出一種極為高尚的人文情操,旋律動人心魄,音樂深切感人,這是作曲家近年來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此次邀請中國交響樂團青年女高音歌唱家曲偉青,國家大劇院駐院藝術家、男高音歌唱家王沖,星海音樂學院教師、男中音歌唱家洪振翔共同演繹。
?年???歌唱家曲偉?
男中?歌唱家洪振翔
男??歌唱家王沖
音樂會中演繹的作品均以中華文化為靈感源泉,將西方古典音樂、當代音樂的創作技巧與中國的音樂元素、審美意趣創新融合,展現了獨特的個人風格和創新精神。通過藝術家們生動而富有靈魂的演繹,中國傳統歷史人文與自然地理在舒緩的樂曲中為聽眾打開一副完美的音樂藝術畫卷,點亮了“綻放時光——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音樂學院音樂季”最為璀璨的星光。
打造品牌 用音樂講述中國故事
《少陵草堂》葉小綱交響作品音樂會充分體現了地緣文化的特色以及中國傳統文化對于歷史人文的理解與表達。回眸、凝望、注釋、展望,在溫婉流轉的樂曲聲中讓聽眾充分感受中西文化碰撞所帶來的喜悅與歡愉。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音樂學院創院院長葉小鋼教授指出,“本屆音樂季依托學院國際一流水準的藝術家師資,立足龍崗,用音樂講述中國故事,用音樂會提升龍崗區文化品牌形象,打造一流院校、一流演出的音樂文化品牌,樹立國際頂尖水準的舞臺標桿。”
?港中??學(深圳)?樂學院創院院?葉?鋼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音樂學院是深圳市政府規劃建設的“新時代十大文化設施”之一,定位是一所國際化、創新型、世界一流的高等音樂藝術院校。音樂學院以培養學術和表演能力兼具的高端人才為目標,創新音樂藝術人才培養模式,構建國際化音樂人才的本、碩、博培養體系,秉承大學書院制傳統、全人教育和以學生為本的育人理念,以現代大學管理體制、國際認可的學術標準和教學模式,開拓學生的國際視野。
作曲家葉小鋼攜眾藝術家謝幕
本屆“綻放時光——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音樂學院音樂季”以“全明星”陣容,通過音樂會、講座、大師班等多種形式,吸引市民走進音樂廳,全方位暢游音樂世界。“我們將持續打造龍崗在地文化藝術品牌,將藝術與公益公教相結合,發揮音樂學院在龍崗區的資源優勢,覆蓋全區音樂人才培養及孵化,全面提升龍崗區音樂氛圍及市民藝術審美素養。”與此同時,院長葉小鋼教授也對學院自身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來,我們不僅僅要儲備全球化視野的一流教資,同時,我們也要向全球進行招生,將學院變成中國的乃至世界的一流藝術高等學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