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筆“植入人心”,描摹“綠水青山”。3月21日正值第12個國際森林日,主題是“森林與創新:創新型解決方案,創造更美新世界”。面對氣候變化等全球性危機和挑戰,國土綠化、低碳減排行動承擔著越來越重要的使命。越來越多的公益機構以生態文明建設參與者、引領者的擔當,為建設美麗中國先行區,打造綠色低碳發展高地注入強勁動能。
北京恒昌公益基金會(簡稱:恒昌公益)自2019年成立以來,堅持與國家戰略同頻共振,在“雙碳”目標指引下,以“生態綠色”為底,揮堅守實干之“筆”,潑協同創新之“墨”,通過一系列精準高效的綠色實踐,在荒漠化治理、植樹造林等環保事業上躬耕篤行,繪就了“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共建美麗中國”的發展畫卷。
五年“植”綠 助美麗中國
經濟社會的發展離不開生態文明的滋養,生態環境保護更彰顯“大國擔當”。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推進綠色低碳發展。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伴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的出臺,大力推進美麗中國建設按下“加速鍵”,激發全社會內生動力的同時,也為公益機構的綠色實踐提供了科學指引和行動指南。
五年奮進路,步步綠意行。五年來,恒昌公益緊密圍繞美麗中國建設,開展諸多綠色環保行動。從率先啟動“恒益未來 綠水青山”環境保護項目到堅守全民義務植樹,從荒漠荒山到公園宅院,再到公益服務范疇,在資助義務植樹、社區環境保護上實現雙向擴容,恒昌公益從戰略規劃、公益展開模式、公益實踐方式上多措并舉、多管齊下,鋪就了高質量發展征程上的綠色底色,展現了公益機構在環保領域的積極作為。
“在內蒙古阿拉善盟累計種植梭梭樹2萬棵,種植面積450畝,實現可固沙面積20萬平方米?!薄奥搫幼鎳鞯兀椴?5余所城市,動員志愿者3,000余人次,種植樹木近萬株”……一組組數據既構成了恒昌公益躬耕環保事業、助力國土綠化的成績單,又成為自身履“植”盡責、為美麗中國持續增綠的最佳印證。
位于內蒙古阿拉善盟的“恒益之林”2號林
在恒昌公益協同創新下,五年間,近3萬棵樹木在中國的天南海北扎根成長。從最北端內蒙古阿拉善盟沙海的梭梭樹,到最南邊蘇州的郁郁蔥蔥樹林,恒昌公益的綠色“版圖”由北到南,跨越1980公里,不斷生長,持續延伸,讓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畫卷提質擴容,美麗中國的發展藍圖未來可期。
“益”路同行 種樹“植”心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數據顯示,我國通過持續大規模國土綠化,近20年來為全球貢獻了約1/4的新增綠化面積,人工林保存面積達到13.14億畝,居世界首位,成為全球森林資源增長最快最多的國家。在這項關系人民福祉,關乎國家未來的長期工程中,公益機構始終百折不撓堅守創新。
今年3月10日-3月21日期間,為緊跟國家戰略部署,促進綠色低碳發展,恒昌公益秉持環境向善理念,發起了“龍騰致雨 綠澤中華”全民義務植樹節活動。作為全國性聯動實踐,恒昌公益以“全國動員”“全民動手”“全社會共同參與”為總綱領,充分匯聚員工、客戶、合作伙伴、媒體人在內的公益合力,打造了綠色低碳發展高地,在助力美麗中國建設上邁出重大步伐。
3月10日—12日,恒昌公益蘇州志愿者部攜手三大街道社區,企事業單位及高校、小學,開展了為期3天的義務植樹公益活動,帶動祖國花朵,參與植樹,在他們心里播下成長的“種子”,“植”下希望,共“樹”未來。
恒昌公益蘇州志愿者部攜手祖國花朵“益”起共“樹”未來
3月12日植樹節當天,恒昌公益揚州志愿者部在鳳凰島舉辦植樹活動,將20株桂花樹苗穩穩地種在田間,“春種一株桂,秋收百里香”,“益”起種下春天的希望。
恒昌公益揚州志愿者部植樹節活動合影留念
3月12日、16日,恒昌公益上海志愿者部連續舉辦兩場義務植樹親子活動,內容亮點紛呈,用多肉盆栽“妝點”身邊環境、領取“植樹小達人”徽章,“益”路生花,與綠“童”行……
恒昌公益上海志愿者部植樹節活動合影留念
一道道身影,一份份綠意,一張張笑臉,蘊含了恒昌公益的綠色發展底色,串聯成“龍騰致雨 綠澤中華”全民義務植樹節活動的最美圖景。
2024年全民義務植樹節活動期間,恒昌公益共發動北京、上海、青島、蘇州、揚州、南通、鄂州等十余地志愿者部參與其中,近千名志愿者“益”路同行。全國志愿者累計種植樹苗1,000余株,覆蓋面積20余畝,用一份漂亮的綠色“成績單”為增綠降碳作出切實貢獻,也成為聚力綠色發展的一個縮影。
從義務植樹到荒漠化治理,從高效賦能到協同創新,恒昌公益在助力生態環境保護、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上,持續貢獻責任擔當,打造了公益機構守護綠水青山的實踐典范和公益標桿。
未來,恒昌公益將站在新的起點實干篤行,不斷踐行資助義務植樹、社區環境保護公益理念,弘揚綠美新風,以堅守之姿迎“藍”而上、向“綠”而生,在綠色可持續發展道路上行穩致遠,攜手廣大公益生態伙伴在祖國綠化大道上,起筆繪“植”綠色發展,行筆帷幄美麗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