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奶協第十五屆奶業大會在武漢召開,大會匯集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對奶業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進行深入探討。作為中國奶業的領軍企業,伊利在此次大會上分享了其在產業鏈整合、創新引領、數據驅動和人才培養等方面的新成果。“四鏈融合”不僅能夠加快奶業新質生產力的形成,也是鞏固行業地位、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伊利作為產業鏈的“鏈主”,通過加速數智化養殖、構建精益牧場管理、推廣優質飼草種植,以及激活人才發展引擎等多項措施,全面提升奶業的核心競爭力。這些努力不僅促進了產業鏈上游的穩健發展,也為整個奶業的健康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伊利一直以來致力于強化產業鏈韌性,致力于確保奶業穩定發展。伊利不僅在內蒙古、寧夏、甘肅、黑龍江、河南、山東、河北等地投資建設了現代化的奶產業集群,而且通過這些集群實現了從原料供應到產品加工的完整產業鏈布局。這種模式不僅為當地帶來了先進的技術和管理,一流的行業人才,還引入了資金和市場活力,有力地推動了當地第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
在奶業發展的版圖上,科技創新正成為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動力。伊利堅守“不創新,無未來”的企業信條,在飼草種植、青貯技術、乳品加工等環節不斷探索創新,總結出一系列關鍵技術的精粹,這些成果在“四鏈融合”成果發布會上與行業共享,為整個奶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例如,僅在玉米青貯品種領域,伊利就進行了大量科學研究,從全國近300個品種中篩選出28個高產、高消化率的青貯品種,用于指導牧場青貯種植。通過優質青貯、本地化粗飼料等科研成果的應用推廣,伊利成功帶動超過420萬畝的青貯玉米種植,為種植戶帶來超過25億元的收益,幫助牧場實現降本增收。
近年來,伊利還把握數智化發展機遇,打造了全鏈條覆蓋、全場景滲透、全方位互動、全品類共享的“四全運營體系”,持續引領行業數智化升級。目前,伊利已完成了全產業鏈數智化布局。在上游,伊利大力發展智慧牧場,將數智技術充分應用到牧場管理中;在中游,伊利在國內的所有工廠都實現了智能化布局;在下游,通過推動“全域、全場景、全生命周期”的消費者數字化運營,伊利開發了與1.5億消費者在線協同共創新品的智能洞察系統。
通過這些舉措,伊利不僅為奶業振興積累了強大的力量,也為整個行業樹立了典范。作為中國奶業的代表,伊利將加速構建奶業高質量發展的新模式,引領行業實現新躍升。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