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為期11天的“少年有志”京烏青少年體育交流活動于烏魯木齊市體育運動學校圓滿閉幕。此次活動是北京與新疆兩地青少年通過體育交流加深友誼、感受和體驗多元文化的一次重要契機,不僅增進了雙方運動員的競技水平,展現(xiàn)了青少年的蓬勃朝氣,對進一步開展青少年體育援疆工作,持續(xù)擴大兩地體育交流具有積極推動作用,為雙方未來開展更加深入的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體育競技 青春激揚
在這次活動中,北京與新疆的青少年運動員們在游泳、柔道、田徑、摔跤等項目中進行了深入的交流訓練。雙方教練精心設計訓練計劃,在切磋中互相學習,共同提升技藝水平。游泳隊員王媛奕在訓練中體驗到了新場館的激勵,她說:“我們今天與新疆的青少年進行競爭練習,我在技術、速度和精神狀態(tài)上都有所提升。”她表示和新疆同學們的激烈競爭讓她感受到極大的動力,“新疆的同學都非常有激情,競爭特別激烈,這對我們雙方都很有幫助。”
柔道隊的鄧堯坤在訓練中感受到與新疆隊員的差異,他說:“在新疆訓練,我不僅提高了自己的‘寢技’能力,還因為新疆同學的熱情而變得更加開朗。”他還分享初次見面時,與新疆隊友握手的那一刻,就讓他感受到了友誼的溫度,“他上來先握住我的手,我也跟著握住了他的手,那一刻,我意識到我們將成為很好的朋友。”
田徑項目的交流同樣熱烈。來自北京的蘇毅陽第一次來到新疆,他不僅為當?shù)馗稍锏臍夂蚋械叫缕?更被新疆朋友的熱情所打動:“在這里訓練,呼吸調整得也更順暢。而且新疆朋友們非常熱情,他們送了我一個精美的手串,這讓我感到很意外。”在訓練中,他在教練的指導下重點練習了自己的步幅,成效顯著:“現(xiàn)在我的步幅比同齡人更大。今天的150米短跑,我超過了他們。”
摔跤是新疆的傳統(tǒng)優(yōu)勢項目,摔跤隊的李立峰和董溪瑤在與新疆同齡人的對抗中找到了突破自我的動力。李立峰在訓練中不斷挑戰(zhàn)自我,感慨道:“通過這次交流,我學會了用技術而不是僅憑力量去戰(zhàn)勝對手。”董溪瑤則對新疆朋友們的鼓勵與支持感觸頗深,“他們總是在我快堅持不住的時候為我加油,讓我學會了在困難面前咬牙堅持。”
青少年運動員的游泳訓練
雙方青少年開展柔道技術練習
雙方青少年在摔跤場上競技
青少年運動員在田徑場上訓練
文化體驗 心靈交融
雖然體育訓練是此次活動的核心,但文化交流在其中幾乎無刻不在。柔道隊員們與新疆的同齡人一起分享了各自的文化故事,李立峰表示:“我學會了用尊重和理解的態(tài)度去接觸不同的文化,真正體驗到了什么是文化的多樣性。”蘇毅陽在交流過程中,不僅學到了如何適應不同的氣候條件,更感受到了新疆青少年的熱情與友好,“第二天,新疆朋友送了我一個手串,我感到很驚喜,也深切感受到了他們的善意。”來自新疆的包思宇說:“這次活動讓我認識到交流不僅僅是技術層面的,更是心靈的碰撞與融合。在共同奮斗的過程中,我們學會了理解、尊重與包容,這些品質將成為我人生道路上的寶貴財富。”
除了緊張的體育訓練,參與此次活動的北京青少年還前往天山大峽谷游學,欣賞了高山、峽谷、森林、草原的壯麗景色,近距離觀摩和體驗了哈薩克族牧民的生活方式。對于大多數(shù)來自北京的青少年運動員來說,這是他們第一次如此近距離地接觸新疆的自然與文化,面對連綿起伏的山巒和廣袤無垠的草原,與當?shù)厝嘶恿私夤_克族人的傳統(tǒng)生活方式,讓北京的青少年無不感嘆這片土地的雄偉壯麗,以及中華民族各族文化交相輝映的獨特魅力。
北京青少年在天山大峽谷游學
跨越千里 情誼無價
在訓練場上,他們是奮力拼搏的對手,在場下,他們是心心相通的朋友。精心設計的訓練項目和多樣化的文化活動,讓北京與新疆的青少年在相互學習和了解中共同成長,不僅促進了兩地青少年在體育領域的共同進步,更在文化認同與理解方面架起了橋梁。來自北京的王芊冉說:“鏡頭能夠記錄的只是此次活動的‘冰山一角’,更讓人難忘的是那些無法捕捉的瞬間。感謝這次活動讓我們在運動場上揮灑汗水,更在每一次交流中傳遞著理解與溫暖。”
這種跨越千里的情誼,不僅將助力“少年有志”活動打造成為兩地青少年增進友誼、加深理解的重要平臺,更將為推動我國各民族青少年的團結和體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做出積極貢獻。閉幕式上,烏魯木齊市體育局黨組書記劉毅勇說:“今天的結束,是為了明天更好的開始。此次體育交流活動讓京烏雙方的青少年運動員增進了友誼,提高了技藝,也為今后的交流活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讓我們期待來年再會。”
烏魯木齊市體育局黨組書記劉毅勇在閉幕式上講話
參加此次“少年有志”活動的青少年運動員及教練員合影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