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鋼聯(股票代碼:300226)發布了其2024年半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38.95億元,同比增長12.43%,展現出穩健的增長態勢。盡管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0.84億元,同比有所下降,這主要是由于子公司鋼銀電商政府補助減少和稅金及附加增加所致,但公司經營性現金流凈額實現了大幅逆轉,達到62.58億元,同比大增792.43%,顯示出公司資金運營效率的顯著提升,現金流充沛。
此外,上海鋼聯還宣布同意子公司鋼聯國際、隆眾資訊使用不超過3.5億元的短期閑置自有資金進行投資理財,旨在在確保資金安全性和流動性的基礎上實現保值增值。
公告同時公布了截至2024年半年度的前十大股東名單,“國家隊”位列其中,包括全國社保基金一一四組合和全國社保基金四一四組合。其中,全國社保基金四一四組合上半年對上海鋼聯進行增持,目前持股已達534.99萬股,持股比例為1.73%。
上海鋼聯能夠贏得資本的持續青睞,與其在大宗商品數據服務領域的深厚積累有關。作為國內大宗商品數據服務的頭部企業,上海鋼聯自2000年成立以來,始終堅持以數據平臺為核心,通過多渠道采集與融合產業鏈數據,構建了覆蓋黑色金屬、有色金屬、建筑材料等八大領域、超100個產業鏈的龐大數據庫。公司每日更新超10萬條價格數據,總數據量近10TB,這些數據資源為大宗商品市場的價格發現與風險管理提供了堅實支撐。
公司多年來持續加碼大數據能力和深化AI技術創新,如今已取得成效。自2023年“鋼聯宗師”大宗商品行業垂直大語言模型1.0版研發成功以來,公司不斷推動AIGC技術在大宗商品領域的應用,成功開發了大宗商品行業首個垂類大語言模型的應用——“小鋼”數字智能助手。如今,“小鋼”數字智能助手已迭代至1.6版本,不僅繼承了前代產品的優勢,更在內容創作、市場分析、多模態生成和智能客服等方面進行了全面升級,為用戶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數據服務。
除了技術創新外,上海鋼聯還積極與各方展開合作,共同推動行業整體向前發展。公司與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探索大宗商品流通領域的新模式、新業態;與多所知名高校共同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致力于大宗商品價格風險智能化監測關鍵技術的研究和應用;與東證期貨、萬得信息等金融機構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拓寬市場資源,提供深度覆蓋的數據產品。這些合作不僅增強了上海鋼聯的技術實力和市場份額,也為大宗商品市場的數字化轉型提供了有力支持。
隨著國家數據局推動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的深入以及財政部《企業數據資源相關會計處理暫行規定》的正式實施,上海鋼聯有望進一步激活數據生產力,促進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深度融合,增厚公司價值。此前,上海鋼聯還在“數據要素X滬港合作開放數據競賽”中獲2024智慧經濟大獎。業內人士指出,該獎項不僅彰顯了上海鋼聯在大宗商品數據服務領域的領先地位,也標志著公司在數據要素市場中的硬實力得到了業界認可。
鑒于上海鋼聯潛力兌現確定性的不斷增強,多家主流券商對上海鋼聯給予高度認可。中信建投、華泰證券、海通證券、申銀萬國、東方證券等八家主流券商一致給予上海鋼聯“買入”評級,另有三家機構亦表達了對該公司的“增持”看好。華泰證券更是給出了28.23元的目標價,認為公司在產業數據板塊產品不斷豐富的情況下,未來產業數據服務收入有望加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