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爾多斯,位于內蒙古自治區的西南部,三面被黃河環繞,卻因庫布其沙漠和毛烏素沙地的存在,長期面臨著生態環境安全的嚴峻挑戰。然而,在這片看似不毛之地,億利集團正以其堅定的決心和創新的舉措,為植物多樣性的保護與發展書寫著壯麗的篇章。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六次締約方大會(COP16)在哥倫比亞卡利市舉行,鄂爾多斯市成功入選第二屆“生物多樣性魅力城市”名單,成為唯一入選的中國西北城市。然而,曾經的鄂爾多斯面臨著嚴峻的生態挑戰。西北東三面被黃河環繞,境內的庫布其沙漠和毛烏素沙地占全市國土面積約 40%,生態環境安全長期受沙塵危害,沙區環境惡劣,生物多樣性嚴重衰退。
億利集團,作為中國治沙領域的領軍企業,自上世紀80年代起,便以市場化機制投身于庫布其沙漠的治理之中。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億利集團不僅研發了一系列創新治沙技術,如喬灌草科學配比種植、微創水沖10秒種樹、智能植樹機器人等,還構建了包括立體光伏治沙、光氫治沙、沙漠健康、沙漠旅游等在內的綠色產業鏈,實現了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
植被在增加,綠色在增長。庫布其的植被覆蓋度從 30 多年前的 3%增長到了 53%,曾經的荒漠逐漸披上了綠裝。流沙在減少,流動沙地面積從1986年的9207平方公里減少到 2015 年的 4620 平方公里。風沙在變弱,庫布其沙漠植被恢復,對降低京津地區風沙災害產生了積極影響。生態系統能力在增強,實現了固碳1540萬噸,釋氧1830萬噸,生物多樣性從三十多年前的100多種增長到了1026種。從曾經只見沙和尚蜥蜴的形單影只,到如今仙鶴、天鵝、兔子、狐貍、野雞以及多種昆蟲形成生態鏈,庫布其沙漠煥發出勃勃生機。人居質量在提升,10多萬農牧民脫貧致富,從生態難民變成生態富民。億利資源集團捐資建設了億利東方學校和牧民新村,沙區的農牧民家庭住進了現代化的住宅,子女享有不亞于城市的教學資源和設施。
庫布其治沙實現了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多贏,被聯合國確立為全球首個沙漠生態經濟示范區,獲得了聯合國地球衛士終身成就獎,被中國政府評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庫布其沙漠的整體修復,成為筑牢美麗鄂爾多斯生態底座的堅強保障。最新統計顯示,鄂爾多斯的森林覆蓋率已達到 27.4%,植被蓋度超70%,建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1個。全市野生動植物約2000多種,而在庫布其沙漠生物多樣性有1000多種,這在全世界的沙漠治理中都是罕見的成就。
億利集團的治沙行動,不僅為鄂爾多斯市贏得了“生物多樣性魅力城市”的美譽,更為全球沙漠治理提供了寶貴的經驗與啟示。庫布其沙漠的整體修復,不僅筑牢了美麗鄂爾多斯的生態底座,也為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貢獻了“中國智慧”與“中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