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主辦的第十七屆“一帶一路”生態農業與食品安全論壇在上海舉行,伊利集團副總裁徐克受邀參加這一進博會論壇,圍繞“以‘質’致遠,提升國民營養健康水平”議題作交流分享,為加快推進國民營養健康事業貢獻智慧與方案。
徐克在論壇上詳細闡述了伊利近年來通過深耕全球奶源資源、整合全球創新資源、匯聚全球智造資源、拓展全球市場資源,用全球優質資源打造一杯好奶的領先舉措與成果。他表示:“作為行業龍頭,伊利股份把國際化視為企業發展的重要戰略,不斷整合全球優質資源加速奶業新質生產力的形成,始終以更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回饋消費者。”
質量為先,對于乳品而言,奶牛及牧草品質與產品品質密切相關。伊利股份較早沿全球黃金奶源帶啟動生產布局,致力于將高品質原料資源牢牢掌握在手中。
在海外,伊利股份在新西蘭進行了10余年的深耕。收購當地乳企、生產基地揭牌、建設乳鐵蛋白工廠……如今伊利已經成為在新西蘭投資規模最大的中國乳企,其在新西蘭當地的合作伙伴包括奶源供應商、創新科研機構、第三方服務機構等,覆蓋行業產業鏈上下游,反哺當地乳業發展,進一步保障奶源供應的穩定性。
在國內,伊利股份在河北、內蒙古、黑龍江等多個省份建設了精品奶源基地。位于內蒙古的敕勒川生態智慧牧場,已成為智能化程度高、低碳環保技術先進的智能牧場代表,全智能無人擠奶機器人、飼喂機器人、推料機器人等應用廣泛,牛舍的溫度、濕度、光照等可以實現自動調節,數字化智慧管理覆蓋生產全流程,協同保障原奶品質。
以創新為導向,“創新是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核心,也是奶業滿足國民營養健康需求的關鍵。”徐克在發言中表示,伊利股份高度重視奶業的科技創新,在全球布局了15個創新中心,匯聚全球力量,開展“從一棵草到一杯奶,再到一塊奶酪”的全產業鏈技術攻關。在上游,伊利股份在行業內率先啟動“良種牛品質升級工程”,自主培育出國內排名第一的種公牛,建立了國內最大的奶牛育種數據庫,逐步解決行業“卡脖子”問題。在中游,伊利股份全球首創乳鐵蛋白定向保護技術,將常溫純牛奶乳鐵蛋白保留率由10%提高到超90%,大幅提升了中國乳業的全球話語權與國際競爭力。在下游,伊利股份開展全生命周期消費者營養需求研究,打造了滿足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全消費場景的高品質產品,在消費市場迅速“出圈”,收獲消費者的一致好評。
伊利股份表示,也將繼續堅持高水平“走出去”與高質量“引進來”相結合,攜手全球合作伙伴,用全球優質資源為消費者打造一杯好奶,實現“讓世界共享健康”的夢想。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