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國兩會期間,"具身智能"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熱度持續高漲。近日,有鹿機器人宣布,在三月份連續完成了總額達6億元的具身智能通用大腦及機器人訂單。這無疑是今年開年以來,具身智能賽道上最引人矚目的大額訂單 。
東吳證券發布研報稱,2023年中國具身智能市場規模已經達到4186億元,預計到2027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到6328億元。
去年6月,有鹿機器人以超億元融資、超千萬訂單,打響具身智能商業化的“第一槍”。數月后,有鹿機器人再次拿下震驚圈內的訂單,再次彰顯出技術迭代與市場拓展的雙重加速度。
對整個賽道而言,AGI技術路徑不再模糊。企業實踐與市場反饋,讓其發展方向和應用模式逐步清晰,為行業技術攻堅、產品研發提供參考,有望引領賽道進入全新快速發展階段。
突破具身智能瓶頸,打造雙腦協同新范式
當大語言模型掀起AI熱潮時,行業逐漸意識到:這場技術狂歡或許只是AGI的前奏。正如AI領域先驅李飛飛所言,未來智能體必須具備空間智能——既能理解3D物理世界,又能在數字孿生空間交互,這將是超越當前技術的關鍵突破。
所謂的空間智能包含雙重維度:物理三維世界與數字三維世界的雙向映射。其終極目標是構建數字—物理世界的智能橋梁,而具身智能正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橋梁。近年來,多模態大模型(MLMs)與世界模型(WMs)的突破,因其強大的感知推理能力,成為具身智能體“大腦”的理想架構。
在國內AI賽道中,專注打造智能體“大腦”的企業寥若晨星,且呈現明顯的“左右腦分工”格局。其中“左腦”代表語言大模型,承擔邏輯推理、語言處理等任務,如DeepSeek、通義千問等。
而“右腦”則代表物理大模型,更擅長處理整體和視覺信息等,有鹿機器人便是其中別具一格的“右腦”流派踐行者。其所聚焦的“右腦”方向,即物理世界的Encoder和Decoder部分。從數據輸入、建模、三維世界復原、空間流動把控,到預測未來,有鹿機器人都在不斷優化,旨在讓“右腦”真正能夠理解物理世界。
有鹿機器人另一大突破性在于實現“左右腦協同”。它運用對齊技術,將“左腦”“右腦”有效關聯,以語言交互為手段,高效完成物理世界中的各項任務。
2023年,有鹿機器人聯合阿里云通義千問,研發了LPLM(LargePhysicalLanguageModel)大模型。該模型創新性整合語言大模型和物理世界,構建起完整的雙腦協同架構,有效攻克了傳統具身模型存在的延遲高、準確率低、泛化能力弱等技術瓶頸。
LPLM的核心優勢在于其強大的通用性特征,可以實現在跨模態、跨場景、跨行業的數據中提取出許多共性信息,通過抽象、投影、轉移等過程,充當一種基礎模型。目前該模型已定位為全形態機器人的通用型具身智能中樞,適用于輪式、復合式、人型等各類機器人形態。
要推動具身智能真正落地,實現大模型與現實物理世界深度融合,僅依靠模型直接感知和操控客觀實體遠遠不足。
在語言大模型的演進進程中,數據短缺問題愈發凸顯,這一難題同樣困擾著具身智能領域。如何高效運用數據為模型提供充足“養分”,已然成為當下亟待突破的關鍵瓶頸。目前,數據獲取途徑主要涵蓋三個類別:自主采集所得數據、借助仿真技術生成的數據,以及互聯網上公開可用的開源數據。
有鹿機器人借鑒特斯拉FSD路線,通過將通用腦部署到量產的各類機器人終端,利用這些終端在真實場景中的實際運行,持續自動采集物理世界的交互數據。這種模式類似于特斯拉通過百萬輛自動駕駛汽車在路上行駛收集駕駛數據,從而形成數據閉環。
基于先進算法,有鹿機器人LPLM,在國際人工智能頂級競賽中為中國勇奪9個冠軍,在多個項目里以絕對優勢分數戰勝NVIDIA、Google、Meta(Facebook)、三星等海外科技巨頭。
然而,數據收集與訓練必須在真實場景中開展。有鹿機器人計劃在4年內完成10Trillion物理數據的收集與訓練,這無疑是一項龐大的社會工程。為此,有鹿機器人以平臺化開放形式,發起“有鹿世界模型—物理數據主理人計劃”,在中國設立數據五大區并配備物理世界主理人,全力加速科技與商業密度的融合連接。
打造的智能清潔“超級武器”
基于特斯拉FSD“數據—產品”飛輪效應的啟示,鑒于具身智能模型訓練需要持續獲取真實物理世界數據,有鹿機器人從誕生之日起便以“研發即戰場”的姿態切入具身智能賽道。
這個誕生于杭州的科技新軍,敏銳捕捉到家庭場景中暗藏的十億級以上的市場藍?!斖赓u機器人完成“最后一公里”的商品遞送,當清潔機器人收走生活的冗余,當人形機器人叩響客廳的大門,一個全鏈條服務生態正在悄然成型。
清潔機器人是有鹿機器人落子的第一道“門”。去年3月,有鹿機器人以通用大腦+專業設備的積木組合,發布了基于LPLM的軟硬件結合產品Master2000。這個可即插即用的通用具身大腦,讓掃地機、物流車、叉車等“鐵疙瘩”瞬間擁有自主決策能力。模塊化設計如同變形金剛般靈活,Master2000兩個月便斬獲頭部清潔設備商千萬元訂單,并已開始量產交付。
殊不知,這場商業勝利背后藏著破局之道。當有鹿團隊用“具身智能大腦”叩開傳統廠商大門時,迎接他們的不是“鮮花掌聲”,而是一盆“冷水”。在這個看重“實體價值”的傳統行業,沒有一家廠商愿意為看不見摸不著的算法買單——即便這個“大腦”能賦予設備自主決策能力。
這次碰壁反而促使團隊轉變思路:既然軟件無法獨立交易,何不讓算法“顯形”?他們創造性地將核心技術封裝成可感知的硬件模塊,通過反向采購傳統掃地機,集成自主研發的“具身大腦”,AI130商業巡掃機器人應運而生。這個融合軟硬一體技術的新產品,首次亮相即斬獲約300萬元營收,成功叩開市場大門。
與傳統那些僅能實現全覆蓋清掃和巡檢清掃功能的室外清潔機器人相比,AI130搭載的LPLM大模型賦予設備深度決策能力,在完全開放的各種路況下都可實現全天無人值守運行。通過LLM呼叫功能,用戶可隨時通過自然語言召喚清潔服務,系統會智能規劃最優路徑并即時響應。同時,AI130采用免部署設計,即插即用的特性使其能快速適應各類復雜環境,顯著提升了運維效率與使用體驗。
數據顯示,AI130單臺設備日清掃面積達25000㎡,相當于5—6名保潔人員的工作量,年省人工成本超35萬元??梢姡@不是紙上談兵的數字游戲,而是真金白銀的成本革命。
目前,AI130的身影已融入城市肌理。從杭州亞運村到上海中心大廈,從南京綠城玫瑰園到西安浐灞奧體中心,從深圳南山智園到武漢網絡安全基地,從武漢漢口江灘到梧桐雨生態公園,AI130在量產3個月內就已在全國上百處地標性項目中攻城略地,用“足跡”丈量著智能清潔的邊界。
截至12月底,有鹿機器人訂單金額就已經已經突破6000萬。
阿里系技術天團,做具身智能破局者
這場從軟件授權到硬件集成的戰略轉型,不僅是商業模式的革新,更是智能設備價值維度的重構革命。當傳統廠商還在比拼電機功率與電池容量時,有鹿團隊已將AI的無形價值轉化為可觸摸、可驗證的生產力工具—“通用大腦+專業設備”,與傳統制造業完美對接,為具身智能商業化開辟了一條現實可行的技術路徑。
在有鹿機器人的技術基因里,流淌著“阿里系”的創新血脈。核心團隊中,陳俊波與谷祖林兩位掌門人均出身阿里“嫡系”。
陳俊波曾任阿里云搜索部門反作弊算法方向負責人、菜鳥ET實驗室算法負責人、阿里達摩院機器人實驗室的負責人。
在阿里達摩院期間,陳俊波主導開發的“小蠻驢”配送機器人累計完成超2000萬單物流配送,定義了國內末端無人配送紀錄。
伴隨著對大模型的研究,陳俊波判斷將來可以用一套算法,就可以實現對多產品線的支撐,就像智能手機的操作系統能適配不同品牌機型。
2023年,帶著對這一腦多型的技術愿景,陳俊波從阿里系的技術實驗室轉戰具身智能,聯合前SeedMail創始人、阿里巴巴機器人CEO、矩陣汽車總裁谷祖林開啟了具身智能的創業征程。這種“科學家主導+連續創業者為輔”的組合,聚焦于大模型與具身智能的融合創新。
阿里巴巴集團CEO吳泳銘曾表示,生成式AI最大的想象力,絕不是在手機屏幕上做一兩個新的超級App,而是接管數字世界,改變物理世界。
在數字經濟重鎮杭州,除了廣為人知的“七小龍”,有鹿機器人作為“具身智能新四小龍”的代表,致力于為每一臺傳統設備植入一顆“通用智能大腦”,讓原本機械運轉的機器就此“聰明”起來。依托LPLM技術所具備的通用性優勢,有鹿機器人仿佛擁有了一把萬能鑰匙,足以撬動規模達萬億級別的龐大商機。
可以預見,當數字智能真正滲透到物質世界的肌理,我們將見證人類文明的又一次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