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是網易《第五人格》上線的日子,但一家叫做PUBG Corp的游戲公司在美國北加州地區法院起訴了網易,聲稱網易旗下手游《荒野行動》的海外版《Knives out》和《終結者2》涉嫌侵犯著作權、違反了不公平競爭和商業外觀法,要求網易“停止一切侵權行為,下架所有侵權作品,并停止后續開發工作”。
隨后,網易游戲發表“關于《荒野行動》及《終結者2:審判日》的權利聲明”,聲稱兩款游戲“是網易自主研發和發行的”,沒有抄襲,“將啟動正式維權”。
但游戲玩家似乎“炸”了,在微博、貼吧、微信公眾號等各種渠道瘋狂吐槽網易游戲的“山寨精神”。比如,一位大學時期就迷上《大話西游》的“80后”玩家在電話中向《中國經營報》記者吐槽:“想當初《夢幻西游》《大話西游》真是網易的好游戲,最近幾年是真墮落了,除了代理就是模仿,估計也就是《陰陽師》好一點兒。”
為何多款游戲作品引起吐槽與質疑?《中國經營報》記者聯系網易公關部尋求回應,相關人士表示需要由網易游戲部門具體回復。網易游戲相關人士回復郵件稱,“最真實的情況都在公告里”。上述“80后”玩家認為,歸根結底還是國內游戲開發整體風氣不好,都想走捷徑、賺快錢,相互模仿、山寨成風。
山寨被質疑
PUBG Corp是韓國藍洞(Bluehole Studio)工作室美國子公司。在向美國北加州地區法院提交的一份長達155頁的起訴書中,PUBG Corp詳細列舉了網易25項涉嫌侵權的行為,要求網易做出賠償,賠償條件為:法院認定的違法行為數乘以2500萬美元。
在起訴材料中,PUBG公司通過照片的形式,詳細對比了該公司開發的《絕地求生》與網易的兩款游戲,不僅認為網易兩款游戲的設計思路基本一致,而且認為網易兩款游戲在建筑、載具、武器、裝備等方面都對《絕地求生》產生了侵權。
另外,PUBG公司還指出,除了道具和環境相似之外,網易還在部分營銷資料中,直接使用了“PUBG on phone”這個術語。PUBG公司認為,網易游戲在利用PUBG的名氣,為自己的兩款游戲做宣傳,誤導游戲玩家。
對于PUBG的指控,網易在“關于《荒野行動》及《終結者2:審判日》的權利聲明”中回應,“從產品內容到基礎引擎,作為這一品類手游的第一批創作者和創新者,網易在這些游戲獨創性的開發上,凝聚了大量的創意和靈感”;還聲稱“將采取一切法律措施捍衛我司權益”。
一位“90后”游戲玩家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核心玩法上確實沒什么知識產權好談,比如用“大吉大利,晚上吃雞”代指玩家在游戲中取得第一名的“吃雞游戲”,《絕地求生》固然是帶火了“大吉大利,晚上吃雞”的網絡游戲,但若要追溯起來,這句話更早源自美國電影《決勝21點》的一句臺詞:Winner winner,chicken dinner。而這部電影則改編自本·莫茲里奇2002年出版的小說《攻陷拉斯維加斯》。網易《荒野行動》和《終結者2:審判日》也只是已經在全世界泛濫的眾多“吃雞游戲”的代表。
不過,上述熱衷“吃雞游戲”的“90后”玩家認為,盡管核心玩法沒什么可以指摘,但也不能在游戲環境、道具等各個方面“山寨”別人。
隨著PUBG訴訟網易被越來越多的玩家關注,網易其他游戲作品也受到指摘。比如,有人又開始吐槽,網易新上線的《第五人格》在玩法上與《黎明殺機》相似,在美術上與《鬼媽媽》相似,在加載動畫上與《克蘇魯的呼喚》相似等等。
一位游戲設計師在知乎上留言:《第五人格》山寨《黎明殺機》,“一樣的太多了,例如地圖方面,農場、醫院甚至醫院里面二樓的坑都幾乎一模一樣。地窖的場景、電視機擺放的位置都很類似。玩法上,人物被砍一刀加速、受傷被砍兩刀倒地……”
面對關于《第五人格》涉嫌抄襲《黎明殺機》的公眾指摘,4月7日“網易第五人格”通過微博回應稱,“Behaviour公司作為加拿大知名的游戲開發與發行商,曾研發《黎明殺機》與新作《DEATHGARDEN(暫譯“死亡花園”)》等作品。公司旗下兩名知名制作人員Mathieu及中國區管理者Alex Lin將在未來以玩法顧問的身份,在我們制作《第五人格》并使其更加全球化的過程中提供建議。”
但微博介紹為“殺機中國區官方微博”的微博用戶DBD_CN,于4月10日上午澄清:網易《第五人格》并沒有獲得《黎明殺機》品牌授權,但因為未來我方將成為其玩法顧問,我方在游戲公測前允許《第五人格》使用《黎明殺機》的玩法。
由于DBD_CN賬戶就是由《黎明殺機》開發商Behaviour公司中國區管理者Alex Lin負責維護。這表明在《第五人格》正式上線后并未獲得《黎明殺機》的玩法授權。
更有意思的是,網友“夾心-山楂”爆料,2017年其到網易面試時為《第五人格》設計的“理發師”插畫,在未經其本人同意的情況下,網易《第五人格》竟然擅自在游戲中使用了。
而且“網易第五人格”在微博上回應,已與杰克時裝“理發師”的設計者“夾心-山楂”取得聯系,“對未經知會直接使用其面試設計應用于游戲進行誠懇道歉,并支付相應的補償,其后也會在游戲中標明外部設計者的名稱”。一些玩家認為,這已經從側面證明了網易在游戲開發中是多么“饑不擇食”。
已放棄精品戰略?
為什么網易游戲頻頻被質疑?業內人士認為,網易方面似乎有意將矛頭指向騰訊游戲,因為相關聲明的圖片出現了企鵝的圖片。
需要指出的是,騰訊于2017年9月花4億元人民幣收購了藍洞工作室(Bluehole Studio)5%的股份,藍洞CEO此后在接受彭博社采訪時確認,騰訊代理了《絕地求生·大逃殺》。PUBG公司起訴網易一事是不是騰訊游戲挑起的?騰訊官方并未給出回復。
但多位業內人士和游戲玩家認為,別人有沒有在背后搗鬼其實并不重要,關鍵是網易游戲“打鐵還需自身硬”。
業內人士和游戲玩家普遍的感受是,最初那個讓人期待的、開發了《夢幻西游》《大話西游》《楚留香》《率土之濱》《七日之都》等一大批經典的網易游戲,似乎與之前風格出現了不同,取而代之的是更加賺錢的網易游戲。
一位業內人士分析,網易原首席運營官詹鐘暉、網易原副總裁陳偉安以及網易杭州研究中心原總監吳云洋在2011年前后離職以后,原來網易游戲部門的元老,就只剩下幾個人了,開發思路也拋棄了過去的精品路線,開始趨向要短期效益,這對網易游戲的影響還是很大的。
另有分析指出,網易游戲此前推出的《陰陽師》在短期內帶來了巨額收入,其中2017年第一季度達到史無前例的107億元,但隨著《陰陽師》的風頭被騰訊的《王者榮耀》蓋過,網易游戲營收2017年第二、三、四季度逐步降至94億元、81億元、80億元,因此網易游戲在過去一年的營收壓力非常大。
網易游戲是否受到詹鐘暉、吳云洋等元老離職的影響?是否受到營收下降壓力的影響?網易游戲部門未對相關問題做出回復。
根據全球游戲市場情報公司Newzoo的研究報告,2017年全球游戲玩家花費7078億元,其中中國游戲行業的整體營收為2189.6億元,而騰訊2017年游戲收入為978億元。也就是說,騰訊目前占據了中國游戲市場44%的份額。
據此也可以推算,2017年營收362億元的網易游戲,占據中國游戲市場16.5%的份額。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阿里大文娛2017年9月26日已經宣布全資收購廣州簡悅,同一天,阿里大文娛游戲事業群也正式成立。而廣州簡悅正是網易游戲靈魂人物詹鐘暉、陳偉安等聯合創建的游戲研發及運營公司。可以預見,今后中國游戲行業將出現騰訊、網易、阿里巴巴“混戰”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