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綜改示范區瀟河園區,山西爍科晶體有限公司中國電科(山西)碳化硅材料產業基地是我國目前建成的規模最大的碳化硅單晶襯底生產基地。自2020年初正式投產以來,已建成10萬片/年生產線,當年銷售單晶襯底3萬余片,實現銷售3.2億元,占國內市場份額超過50%,其產品質量處于國際先進水平。
汾酒集團聯手山西綜改示范區跨境電商特瑪茹建立海外倉,面向歐美市場銷售汾酒、竹葉青酒,開啟山西省傳統文化、傳統工藝與跨境電商零售合作新模式。
大運汽車建立了集研發、生產、供應、銷售、服務五位一體的智能制造管理平臺,太鋼不銹將冷軋、退火、酸洗、平整、拉矯、剪切六大工序集成在一條智能生產線上。
……
近年來,我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圍繞在轉型發展上率先蹚出一條新路來的重大政治責任和歷史使命,勠力前行,乘勢而上,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加快步伐,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技術產業加速布局,數字經濟、平臺經濟、智能制造、智慧文旅、在線教育等新業態蓬勃興起,為山西高質量轉型發展提供了戰略新支點。
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取得明顯成效。我省堅持市場導向,強化政府引導,優化產業布局,在跨境電商、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現代物流、檢驗檢測、生物醫藥等新興潛力產業領域率先取得突破。2020年,我省規模以上工業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增長13.4%,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增長12.8%,快于全省工業增速;“5G+智能礦山”建設邁出關鍵步伐,落成全國首座5G煤礦;京東亞洲一號太原瀟河物流園運用現代化科技手段,大幅提升貨物中轉效率,降低供應鏈成本;山西國信凱爾醫學檢驗所搭建了自動核酸提取和PCR檢測平臺,日檢測能力達3000人份。
大數據等數字經濟產業鏈條已現雛形。一批數據存儲、算力設施和融合應用項目相繼落地,大數據基礎服務領域快速發展,為我省大數據產業躍居全國第一方陣提供了有力支撐。全省已建、在建數據中心設計標準機架達到23.36萬架,約合服務器能力近240萬臺,在用數據中心設計機架數年均增長率達61%。百度在山西綜改示范區建立了全國第一個人工智能數據標注產業基地,30多家企業入駐。涌現出云時代、精英數智、清眾科技、羅克佳華、圣點科技等一批數據應用領域的骨干企業。創設全國首個數據流量生態園,數字產業向山西跨區域集聚的態勢正在形成。
智能制造成為加快山西轉型發展突破口。中電二所、復晟鋁業、大運汽車、太鋼不銹、智奇鐵路、科達自控等一批企業入選國家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其中,中電二所實現了國家智能制造試點示范、新模式應用和綜合標準化三類項目全覆蓋,智奇鐵路實現了管理、生產、決策等方面的全數字化和智能化,科達自控利用物聯網技術和礦山裝備遠程運維服務平臺,實現了裝備全生命周期管理。
數字政府和智慧城市成為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新支點。加快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積極開展政務部門業務系統“上云”和一體化政務平臺建設,推進線上線下一體化“互聯網+”監管。全省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實現省市縣鄉村五級全覆蓋,省市縣90%以上政務服務事項實現“一網通辦”“最多跑一次”。太原積極推進智慧小區建設,探索“互聯網+物聯網”信息技術在社區管理應用場景,為提升城市公共服務水平提供了新動力。
“互聯網+”推動文旅新業態新模式快速發展。山西文旅集團著力打造“智慧旅游云平臺”,推動“旅游+”與信息化深度融合,加速培育文旅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實現旅游產業鏈上下游高效對接與協同創新。圍繞“黃河、長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塊,各地積極發展“互聯網+鄉村休閑旅游”,打造“三個人家”品牌,涌現出一批智慧農旅、智慧文旅新業態、新模式。消費服務新業態成為“幸福山西”建設新動能。為順應多元化、個性化、體驗式消費新需求,我省大力培育發展跨境電商、網絡零售、電商直播、社交電商等流通新業態。2020年,在全省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額中,網上商品零售額增長68%。積極發展“在線診療”,“健康山西”作為全省統一的“互聯網+醫療健康”平臺,注冊用戶達550萬人,入駐基層醫生萬余名。疫情期間,全省大中小學校停課不停學,在線教育快速發展。2020年,全省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68.8%。消費新業態正逐漸成為拉動山西經濟發展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