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人才第一資源,謀劃區域高質量發展。昨日,記者從同安區委組織部了解到,當地新一批區級人才(包括第七批拔尖人才、第三批農村實用人才和第二批民俗文化人才)選拔工作已順利完成專家評審環節,正在進行人才考核征求意見。
選好用好專業人才,發揮其引領帶動作用,這只是同安區開展人才強區戰略的一個縮影。當前,同安區委組織部把人才引育與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結合起來,籌劃開展“人才服務月”活動,扎實推進“三個七”引才工作,用實績譜寫具有同安特色的人才強區新篇章。
“嚴”字當頭 確保選出優秀人才
154人——這是今年同安區新一批區級人才選拔通過資格審核的人數。記者從同安區委人才辦了解到,從3月初發布選拔公告、廣泛宣傳發動,到4月15日前各主管部門完成資格審查把關,同安區委組織部共收到申報拔尖人才113名、農村實用人才19名、民俗文化人才22名。
“區級人才的參評熱情很高,從專家評審情況來看,今年參選區級人才的水平也保持在較高的水準,數量和質量相比上一批均有較大提升。”同安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值得稱道的是,整個評選過程突出“嚴”字當頭、“實”字為先。據悉,針對此次評選,同安區組織了15位來自不同領域的市級專家,他們對申報人在本行業的業績、學術、技術、管理水平、創新創造能力及業內公認度、為同安區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作出的貢獻等方面綜合考量,通過集中量化評審者方可進入下一環節。
同安區委組織部還將抽調主管部門工作人員成立區級人才考核組,赴申報人員所在單位實地考核了解情況,尤其注重了解個人品德和社會評價等方面內容,并向區紀檢、綜治、衛健、市場監管、稅務等部門征求意見。綜合上述多方意見進行綜合分析評判,并經公示后,方可最終確定人選。
“從申報到確定為區級人才,申報人‘過關斬將’,相關部門層層把關,確保選出真正具有一技之長又對同安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積極貢獻的人才。”同安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說。
建章立制 推進“三個七”引才工作
如果說評選區級人才,為區域發展注入了智力活水的話,那么開展專場招聘引才則直接為企業發展注入了新鮮力量,也有助于解決企業人才匱乏的問題。
日前,由同安區委組織部、區人社局、龍巖學院學生工作部聯合主辦的“廈門C位無限量”廈門市(同安)專場引才推介會走進龍巖學院。推介會現場,同安區引才團隊以一個個亮眼的發展機遇,一條條務實的人才政策,向龍巖學院的莘莘學子發出“英雄帖”,伸出“橄欖枝”。
走進高校、宣傳人才政策、招引優秀畢業生,是同安區“三個七”引才工作的一個縮影,更是區委人才辦結合黨史學習教育,為企業選才引才辦的一件實事。而這項工作在同安已經成為常態,將制度化地開展下去。
同安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同安區結合市對區人才績效考核,制定《2021年同安區人才工作目標責任制考核指標工作計劃》,細化分解任務6大方面、15小項,縱向上積極對接上級部門,橫向上加強協同合作,定目標、有計劃、分步驟、抓重點分解到各部門,實行人才工作“掛圖作戰”、量化指標、按月推進,將主體責任層層壓實,壓力層層傳導。
一系列的健全機制有力地推動了同安區“三個七”引才工作。據介紹,從年初開始,同安區相繼舉行2021年高層次人才新春思享匯、“才聚銀城”四季行動;區各級領導走訪人才企業、“三高”企業,幫助企業協調解決實際問題;人社部門還組織開展大型人才交流與勞動力轉移暨“春風行動”現場招聘會等。
同安區委人才辦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同安將緊緊抓住金磚創新基地、科學城等機遇,擴大人才存量、提高服務質量,搭建招商引才平臺,廣開進賢之路、廣聚天下英才。
做好服務 擦亮“才聚銀城”品牌
人才的競爭,本質是人才環境的競爭,除了引領專才的帶動,同安更著眼于細微之處的溫暖,注重全域城市能級的提升。
從首次開展區級專業人才評選工作以來,一波又一波的人才紛至沓來。多年來,區級專業人才已經從一項引才育才的政策淬煉成為一個人才品牌,走出了人才帶技術、技術帶項目、項目融資金、實現產業化的“同安路徑”,也成為“引一個人才,辦一個企業、促一個產業、聚更多人才”的“同安名片”。
今年6月,同安區將繼續開展“人才服務月”活動,把各項人才政策落細落實,全方位展現人才引育的同安生態。同安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的“人才服務月”,同安區將重點突出慶祝建黨100周年元素,圍繞宣傳同安人才政策、千年歷史文化以及科學城等內容,做好做優人才服務工作,通過主題突出的人才交流會活動持續擦亮“才聚銀城”四季行動品牌。
當前,人才工作處于“十四五”開局破題的關鍵時刻,同安區正不斷迭代政策、提高城市能級,不斷營造一流人才生態,為群鷺興廈貢獻“同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