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東部新區是成都東部的城市新中心,是成都極核的“戰略芯片”,對于優化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國土空間結構,提升成都極核能級,促進成都向東與重慶西擴相向而行,做強做優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意義重大。因為,成都南北狹長,東西較窄。跨越龍泉山向東發展,成都城市版圖進入了川中淺丘地帶,獲得了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廣袤空間,無疑是成都地緣空間和經濟地理格局“大裂變”,其產業和人口承載力極大地增強,做強了成都極核的東部支撐,高度契合了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的國土空間布局。東部新區把成都“兩山夾一城”質變為“一山連兩翼”。這是成都城市格局的鳳凰涅槃,也是在黨的領導下成都城市格局聚變的重要成果,更是鑄造踐行新發展理念的成都城市新格局的“大手筆”。
也就是說,成都跨越龍泉山向東擴張,建設成都東部新區,不僅是成都城市時空維度上的千年之變,更是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城市精明性發展。
首先,成都城市空間跨越龍泉山拓展,既保護了作為重要生態涵養區和天府之國“糧倉”的盆地西部,又突破了“盆地”對成都城市空間拓展的桎梏,從平原跨越到淺丘,從而使成都獲得了極為寶貴的城市空間資源。
其次,成都城市空間跨越龍泉山的“東進”與重慶“西擴”的空間協同,是唱好“雙城記”,建優“經濟圈”,實現成渝相向發展一體化、產業集群化、經濟規?;木唧w舉措。
第三,跨越龍泉山的公園城市新規劃,可以進一步豐富公園城市的內涵和資源的多樣性,以山水林湖為生態本底,不破壞生態環境的精明性城市發展,形成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的“東部表達”。根據規劃,成都東部新區將堅持公園城市發展理念,秉承山水丘陵特色,按照城市組群模式,立足自然資源特點、土地利用現狀和產業發展方向,突出國際門戶樞紐、國際交往中心、前沿產業基地、科技創新中心等功能,彰顯公園城市特色,構建“雙城一園、一軸一帶”的空間布局。成都東部新區作為彰顯公園城市理念新家園,其亮點在于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地理空間高水平和大地美學優生態的“鏈接”與“鑲嵌”,即將原先土地屬性不同、綠地資源、山水資源進行全方位排列組合,將成都東部新區范圍內廣袤的林地、田地、綠地、濕地、水域、廊道、街區、學校、醫院、道路、機場、園區以及各種公共基礎設施有機合成一個龐大的公園城市系統工程。成都東部新區歷經醞釀謀劃、戰略研究、勘探規劃、統籌提升、片區設計,彰顯公園城市理念新家園的目標日漸清晰,重大基礎設施工程相繼啟動,一個生機無限、蓬勃發展的現代化公園城市新區正顯露端倪。
成都東部新區大都屬于淺丘臺地,山水資源十分豐富,美好家園的綠色生態本底得天獨厚。建設成都東部新區不僅拓展了成都極核空間,而且有助于延伸和保持休閑之都生活城市品質,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現高效能治理、創造高品質生活,奠定現代化新天府的功能載體和永續空間,促進人與自然、城市和諧共生,探索現代化超大城市可持續發展新路徑。成都東部新區以山水園林式的公園城市新區和高品質生活宜居地的城市形態,更好地詮釋公園城市綠水青山的生態價值、詩意棲居的美學價值、以文化人的人文價值、綠色低碳的經濟價值、簡約健康的生活價值和美好生活的社會價值,引領成都都市價值新方向,塑造成都競爭新優勢。
成都東部新區作為彰顯公園城市理念的新家園,將著力堅持世界眼光、中國特色、天府特點、新區風貌。牢固樹立全球視野、戰略思維,深刻把握新區發展的客觀規律與時代趨勢,對標國際國內最高標準,傳承發揚天府營城智慧和生活美學理念,塑造體現天府風范、山水風韻、時代風尚、新區特色的公園城市美麗新家園,吸引企業和人口聚集。成都東部新區倡導綠色簡約、文明健康的城市生活風尚,踐行綠色消費,選擇低碳出行,呵護自然生態,積極營造低碳健康城市氛圍,共建天藍地綠水清的公園城市美好家園。成都東部新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注重綠色發展、精明增長、職住平衡、韌性安全,以優良生態本底、優質公共服務供給、豐富就業創業機會吸引人口集聚,探索“人城境業文”高度和諧統一的公園城市發展新路徑,形成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的新范式。
成都東部新區以先建公園后建城的建城營城邏輯,推動“城市中建公園”向“公園中建城市”轉變,厚植城市生態優勢,實現城市綠色發展、轉型發展、高質量發展,永葆城市生機活力。成都東部新區將堅持以人為本,推動城市發展從工業邏輯回歸人本邏輯、從生產導向轉向生活導向,持續優化人居環境,不斷增進市民福祉,使公園城市宜居生活特質與良好生態環境相得益彰。秉持“師法自然、天人合一”,塑造園中建城、城中有園、城園相融、人城和諧的大美格局,構建山水呼應、藍綠相融、疏密有致、氣韻生動的城市意象,促進集約高效的生產空間、宜居適度的生活空間、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共融共生。
成都東部新區將公園形態和城市空間有機融合,讓自然山水和美麗人居交相輝映,科學布局休閑游憩和綠色開敞空間,將綠色福利惠澤市民,把生態空間留給明天,努力在城市中為市民創造親近自然、享受生活的美妙體驗。堅持“文化是城市的根與魂”,留住城市記憶,厚植文化根脈,彰顯人文精神,包容多元文化,使天府文化“可閱讀、可感知、可欣賞、可參與、可消費”,在歷史傳承與創新發展中凸顯公園城市文化特質。
人氣是成都東部新區的活力源泉。成都東部新區要圍繞人的需求實現從“空間建造”到“場景營造”的轉變,增強空間歸屬感、場景體驗感,圍繞公園城市綠色空間全面營建生活、消費、創新等多元場景,讓市民在生態中享受宜居、在公園中享受服務,探索現代城市發展與自然生態保護互促共進的新型城市發展之路,系統推動城市營城模式變革,加快塑造美麗宜居城市形態和高品質生活典范區,吸引企業和人口的聚集。
公園城市不是單純的公園,而是經濟發展的新動力。成都東部新區作為彰顯公園城市理念的新家園,產業的內生動力是“芯片”。樂業才能安居。成都東部新區作為彰顯公園城市理念新家園,要把產業發展和公園城市新區作為一對伴生體來抓,靠產業發展吸引人口集聚,靠人口集聚彰顯新家園的魅力。公園城市是城市的高級形態。城市的本質和核心是人,城市人口的密度效益、規模效益是公園城市發展的根本動力。因此,推進成都東部新區人口聚集最主要的是推進青年人聚集工作,因為青年人的理想志氣決定了城市的發展高度,青年人的激情活力決定了城市的發展脈動,擁有了優秀的青年隊伍,就擁有了制勝未來的先機、高質量發展的后勁,才能改善人口結構、空間結構、產業結構,推動“產城人”融合發展,提升成都東部新區的創新活力。
青年是城市的未來和盎然生機。青年強則新區強。以卓有成效的政策舉措吸引大學生和青年入駐成都東部新區是彰顯公園城市新家園的“殺手锏”。目前,成都東部新區高度重視大學生和青年的創新創業工作,著力優化營商環境,吸引優秀企業入駐,以職業生涯的美好預期,促進大學生和青年人口聚集,高層次謀劃青年發展藍圖,精準化實施青年發展政策,進一步彰顯成都東部新區的公園城市活力。
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成都東部新區正站在新的歷史方位和新的起點上,加大建設力度,為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助力,為唱好“雙城記”,建優“經濟圈”,融入“新格局”添磚加瓦。在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成都新征程過程中,作為國際化大都會的蓉城,不僅要向世人展現“窗含西嶺千秋雪”的美景,更將凸顯“東望龍泉萬里云”公園城市生機與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