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深圳市政協副主席、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幼鵬在參加直播交流活動時,就“如何保障教育、醫療、住房等民生設施用地”等話題與市民展開互動交流。
近年來,深圳深入推進土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實施“國土空間提質增效”十大專項行動,有針對性、有節奏地保障了住房、教育、醫療等民生設施空間。
據了解,“十三五”期間居住用地供應總量逐年增加,累計供應居住用地9.83平方公里。根據《深圳市2021年度建設用地供應計劃》,全年計劃供應居住用地363.3公頃,較2020年居住用地計劃供應量提高了24%。“十四五”期間,計劃完成10平方公里居住用地整備,供應居住用地15平方公里以上,新增居住用地中公共住房用地比例不低于60%,建設籌集公共租賃住房、安居型商品房、人才住房等公共住房共40萬套。在最新公示的《深圳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年)》草案中,計劃至2035年新建各類住房200萬套以上,居住用地面積總量將提高至265平方公里,占比達到25%,爭取人均住房面積達到40平方米。為落實中央“房住不炒”精神,緩解住房供給不足的壓力,深圳通過新增供應與存量盤活相結合,大力推進居住用地整備,拓展了11種住房用地渠道,加快構建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供應與保障體系。
針對市民關注的教育、醫療等民生問題,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表示,今年計劃安排民生設施用地543公頃,計劃完成包括中小學、高中、醫療、養老在內的104個項目用地的更新整備工作。“十四五”期間,將按照民生設施100%保障的原則,供應民生設施用地18.9平方公里,更加聚焦打造民生幸福標桿和“民生七有”的發展目標,優先保障居住、學校、醫院、文體設施等民生設施空間需求,構建優質均衡的公共服務體系。
有市民在活動中咨詢0-3歲幼教的規劃安排。對此,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正在編制《深圳市幼兒園布局專項規劃(2021-2035)》,托兒所問題也是這次專項規劃研究內容之一。在新建的幼兒園安排一定比例的托兒所,已建成幼兒園中有條件的也可以增加托班,另外鼓勵在一些符合條件辦公場所安排3班及以下的托兒所,以方便職工可以就近接送孩子。正在編制的幼兒園布局規劃中會對托兒所的空間布局安排提出指引,還會研究托兒所的規劃設置標準,爭取納入到《深圳市城市規劃標準與準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