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應對人才供不應求的現狀,6月22日,由深圳技術大學新材料與新能源學院和中芯國際聯合打造的集成電路學院揭牌成立。
集成電路學院作為深技大新材料與新能源學院的二級學院,將堅持應用技術型大學的辦學特色,以培養集成電路設計和制造方面的高級應用型技術人才為目標,堅持產教融合,深度開展校企合作,將積極與集成電路制造和設計領域的骨干企業如中芯國際、比亞迪、華為等聯合辦學,著力探索訂單式培養的校企合作新模式,在專業課程設計、項目研發、實習實訓、科技成果轉化等領域開展全方位合作,促進企業需求側和教育供給側深度融合,著力解決集成電路產業卡脖子的技術難點。
深技大校長阮雙琛表示,學院及“集成電路班”的組建為校企合作和產教融合推動學科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學院采取“全新機制”辦學,將在課題設置、人才培養等方面全方位加強與企業的合作,力爭為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培養一流應用技術人才貢獻深圳技術大學的力量。
深技大新材料與新能源學院院長韓培剛表示,廣東省目前僅有部分高校開設了集成電路相關專業,現有的人才培養規模不足以滿足企業需求。作為廣東省新成立的應用技術型大學,深圳技術大學位于具有產業布局優勢的坪山區,集成電路學院的成立為打造產業人才培養基地奠定了良好基礎。
中芯國際集成電路制造(深圳)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廠長徐鋒看好集成電路的發展前景。他說,集成電路作為5G、人工智能(AI)、物聯網、新能源等領域最關鍵的核心技術,決定了企業在技術革命中的核心競爭力,其未來市場巨大,發展前景無限。我國目前在集成電路等制造業領域的發展與國外差距較大,希望集成電路學院的成立能助力改變這個現狀。
阮雙琛和中芯國際集成電路制造(深圳)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廠長徐鋒代表雙方簽署了戰略合作備忘錄,共同為學院揭牌。阮雙琛分別向徐鋒和瑞士SMEVentus、蘇州瑞賽半導體系統有限公司高級合伙人、大中華區總裁宋春玲頒發了客座教授聘任證書。
根據《中國集成電路產業人才白皮書(2019-2020年版)》顯示,我國集成電路人才在供給總量上仍顯不足,到2022年,芯片專業人才缺口預計超過2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