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創業板的強勢給投資者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年度64.96%的漲幅更是在各大主要指數中名列前茅。進入2021年,創業板也有過不錯的表現,在2月中旬沖高到3476點,比去年的收盤指數高出17.19%,也是同期各大指數中漲幅最大的。不過,在隨后的調整中其跌幅也不算小,以3月上旬的2608點計,最大跌幅是24.97%。此后的反彈同樣也是力度較大,在4月下旬指數又摸高到了3068點,較一個多月前的地位最大反彈幅度為17.63%。而同一時期,上證綜指的反彈幅度是5.08%,深圳成指是9.23%,科創50指數是10.39%。顯然,無論是與上證系列指數比,還是與同屬于深證系列的指數比,創業板指數的活躍度更高,價格彈性也更好。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呈現出一種相對強勢的格局。
那么,這種強勢是如何形成的呢?這就要從創業板指數的樣本股構成來說了。創業板指數是一個樣本指數,選取100個在創業板交易的股票為樣本股,標準是流通市值與平均成交金額靠前,同時公司的治理結構與經營狀況等也比較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