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家上市公司在經營上一直平淡無奇,好壞倒也無所謂;但如果是一家公認的“好公司”突然爆雷,對市場來說就是晴天霹靂。
上海電氣好不好?肯定是一家標準的好公司,中國電氣設備翹楚之一,第三代核電技術的領軍企業,標準的優質行業核心資產。還有無數光環籠罩其身:首套百萬千瓦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三代四代核電核島和常規島主設備、大型海上風電設備、西氣東輸的高頻電動機等。作為中國工業的領導品牌,上海電氣多次入選《全球制造500強》、《財富》中國500強等,A+H股市值超過700億元。
上海電氣的業績也一直堪稱穩定,年營收超過1300億元,估值長期保持在不足20倍的狀態。機構對其也相當看好。截止今年一季度,共有十多家機構持有其股份,持股比例占其流通股比例的10%以上。
但就是這樣一家最不可能爆雷的公司卻突然爆雷。5月30日晚間,上海電氣發布重大風險提示公告稱,若上海電氣通訊技術有限公司出現應收賬款無法收回、存貨無法變現等重大損失,將導致母公司權益投資全額損失,從而減少公司歸母凈利潤5.26億元;另加上因通訊公司可能無法償還公司向其提供的股東借款77.66億元,上述極端情況下,最終可能對公司的歸母凈利潤造成83億元的損失。
上海電氣去年凈利潤37億元,這次可能發生的損失是其2020年凈利潤的2.2倍。我們尚不知道這次損失會不會被全額計提或者部分計提,但不管怎么樣,都會對上海電氣的短期盈利產生重大影響,也會讓上海電氣這個標準的白馬核心資產市場形象一落千丈。這才是應該關注的重點,也就是說,爛泥扶不上墻無所謂,但“黑天鵝”更可怕。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白馬核心資產一直是資本市場的中流砥柱。目前上證指數雖然僅在3600點左右徘徊,但上證50指數已創了新高,很多核心白馬股在機構資金推動下也不斷創新高。現在市場擔心的,并不是一些跌跌不休的“小股”,而是一直處于上漲趨勢的“大股”。因為這些“大股”是市場價值投資的標桿,如果它們也不斷爆雷,市場信心究竟應該寄托在何處?
當然,上海電氣此次爆雷影響究竟有多大,會不會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現在還不好說。從實際情況看,上海電氣雖然是中國電氣設備行業龍頭,但其估值一直不高,股價也一直處于低位。盡管其年收入超過1300億元,但凈利潤只有37億元,凈利潤率僅2.8%。這樣的企業其實很難入主流機構法眼,因為凈利潤率太低,盈利能力不足,而且一旦有風吹草動就會有麻煩。這個“風吹草動”有可能是行業需求的波動,也有可能出現上海電氣子公司突然爆雷的情況。
好在此次上海電氣只是一家通訊類子公司出問題,并不是電氣設備主業出現問題;而且,主業無論是核電還是水電,均屬于新能源,未來市場需求仍較為廣闊。因此,暫且把上海電氣的“黑天鵝”當作一個短痛,盡管周一它還是不出意外地跌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