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國際兒童節為火熱的6月拉開帷幕。6月1日起,兩部有關未成年人的重要法律開始施行,給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送上節日“大禮包”。
6月的法治好消息不止于此。婚姻登記試點“跨省通辦”、新著作權法加強對侵權行為的懲處、駕考科目進一步“瘦身”優化……這些民生新規,哪條更牽動你的心?
試點機動車駕駛證電子化
公安部推出“我為群眾辦實事”公安交管12項便利措施,于2021年6月1日起實施。
新措施包括:試點機動車駕駛證電子化,在天津、成都、蘇州3個城市試點發放機動車電子駕駛證;優化駕駛證考試內容和程序,調整小型自動擋汽車考試內容,取消科目二考試“坡道定點停車和起步”項目,考試項目由5項減少為4項;調整考試預約時間,對申請小型自動擋汽車駕駛證的,科目三約考間隔時間由科目一考試合格后30日調整為20日;增駕大中型客貨車駕駛證的,間隔時間由40日調整為30日。
實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制度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這部法律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
該法律規定,每年農歷秋分日為中國農民豐收節;建立鄉村振興考核評價制度、工作年度報告制度和監督檢查制度;實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制度;建立健全有利于農民收入穩定增長的機制;健全鄉村人才工作體制機制;健全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制度和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建立健全農村住房建設質量安全管理制度;分類有序推進村莊建設,嚴格規范村莊撤并,嚴禁違背農民意愿、違反法定程序撤并村莊。
未成年人家庭保護仍處首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案經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自2021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修訂后的未成年人保護法提出的“六大保護”中,家庭保護仍然處于首位,其中明確規定了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履行的十項監護職責,同時也規定了十一項禁止行為。
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訂草案,該法律自2021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修訂的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明確,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教唆、脅迫、引誘未成年人實施不良行為或者嚴重不良行為,以及為未成年人實施上述行為提供條件;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對未成年人的預防犯罪教育負有直接責任;教育行政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建立學生欺凌防控制度。
推行婚姻登記“跨省通辦”
5月19日,民政部召開婚姻登記“跨省通辦”試點工作動員部署電視電話會議。會議稱,經國務院同意,2021年6月1日開始,將在遼寧、山東、廣東、重慶、四川實施結婚登記和離婚登記“跨省通辦”試點。在江蘇、河南、湖北武漢、陜西西安實施結婚登記“跨省通辦”試點,試點期限為2年。
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試點展開
銀保監會印發《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關于開展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試點的通知》,決定自2021年6月1日起,由6家人身險公司在浙江省(含寧波市)和重慶市開展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試點。試點期限暫定一年。
《通知》要求,試點保險公司應創新開發投保簡便、交費靈活、收益穩健的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產品。消費者達到60周歲及以上方可領取養老金,且領取期限不短于10年。《通知》明確,在風險有效隔離的前提下,鼓勵試點保險公司積極探索將專屬商業養老保險業務發展與養老、照護服務等相銜接,滿足差異化養老需求。
侵權賠償額上限提高至500萬
2020年11月11日,新修訂的《著作權法》正式發布,并將于2021年6月1日起實施。
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總干事張洪波提到,這次修法引入了懲罰性賠償原則,即對于故意侵權、侵權情節嚴重的情況,法院可以判決給予權利人的實際損失、侵權人的違法所得、權利人的權利使用費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倍數賠償。同時還將法定賠償數額的上限從50萬元提高到500萬元,并設定了法定賠償額的下限500元。
全面推行財產和行為稅合并申報
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關于簡并稅費申報有關事項的公告》,決定全面推行財產和行為稅合并申報。
《公告》明確,自2021年6月1日起,納稅人申報繳納城鎮土地使用稅、房產稅、車船稅、印花稅、耕地占用稅、資源稅、土地增值稅、契稅、環境保護稅、煙葉稅中一個或多個稅種時,使用《財產和行為稅納稅申報表》。納稅人新增稅源或稅源變化時,需先填報《財產和行為稅稅源明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