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21年上半年的收官,A股上市公司半年報業績也漸次浮現。7月3日,又有一批上市公司發布了上半年業績預告。截至記者發稿時,當前已有656家A股上市公司發布了2021年上半年業績預告,近七成公司業績預喜,更有27家公司凈利潤增幅超10倍。盡管當前中報業績披露僅揭開“冰山一角”,不少機構預計,國內經濟增長仍然將保持較強韌性,上市公司盈利水平持續向上。整體而言,7月市場將由估值驅動轉向盈利驅動,業績表現優秀的高景氣主線將成為新的機會。
近七成上市公司半年報預喜
具體來看,656家上市公司業績表現中,308家預增、7家續盈、69家扭虧、72家略增;217家公司上半年的凈利潤增幅超100%,占比超三成,27家公司凈利潤增幅超過10倍。與此同時,有91家企業虧損(包括首虧、續虧、增虧和減虧四種情況)。其中,ST企業有23家,占比超25%,另有72家業績不確定,16家業績預減。
上半年化工、醫藥、集成電路、設備制造、汽車零部件等行業表現亮眼。在217家上半年凈利潤增幅超100%的上市公司中,設備制造企業占比約12%,電子行業占比約11%(多為集成電路企業),化工企業占比約17%。而在凈利潤增幅超10倍的公司中,醫藥、化工、汽車制造行業同樣占比明顯。
科創板上市的生物醫藥公司熱景生物成為當前的“業績增長王”。根據公告,公司預計今年上半年凈利潤13.8億元到16億元,同比增長70546.05%到 81808.47%。公 司 表示,業績增長主要是公司研發的兩款新型冠狀病毒抗原快速檢測試劑產品先后獲歐盟CE認證,并于第一時間獲得了德國聯邦藥品和醫療器械研究所用于居家自由檢測的認證,因此公司外貿訂單爆發式增長。
全球缺芯的大背景下,自去年以來一直維持高景氣度的集成電路產業鏈多家公司業績表現超市場預期。其中明微電子預計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832.38%至935.98%;長電科技預計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249%;韋爾股份預計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126.41%至146.78%。多家公司表示,業績上漲主要原因系2021年上半年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公司下游需求逐步回升并持續旺盛,公司產品銷量大幅上升所致。另外,汽車零部件制造企業雙環傳動、蘭黛科技和化工企業華昌化工分別在當前發布半年報的公司中位列業績增長第二、第四和第三位。
從凈利潤數額看,石油開采、券商、鋼鐵行業賺錢效應明顯。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人保和中信證券成當前“最賺錢”的上市公司,預計上半年凈利潤均超百億元人 民 幣 。 尤 其 上 半 年 “ 兩 桶油”——中國石油與中國石化合計大賺815.14億元至985.14億元,平均日賺約4.95億元。
7月市場或轉向盈利驅動
盡管當前中報業績披露僅僅揭開“冰山一角”,不少機構卻在日前發布的策略報告中指出,預計國內經濟增長仍將保持較強韌性,上市公司盈利水平持續向上。整體而言,7月市場將由估值驅動轉向盈利驅動,業績表現優秀的高景氣主線將成為新的機會。
中信證券認為,7月是市場從平靜期向共振上行期的轉換階段。預計跨月期間博弈性資金退潮會導致市場結構性波動有所加大,建議緊抓高景氣主線,繼續增配成長制造板塊。整體而言,7月市場將從估值驅動轉向盈利驅動,從結構性過熱的主題行情切換至中報高景氣主線,配置上建議繼續緊抓新能源、科技自主可控、國防安全和智能制造四條高景氣成長制造主線。
光大證券指出,受盈利支撐,下半年市場有望持續上行。在其看來,在超預期的名義GDP增長之下,預計下半年市場盈利增速將超預期增長,且趨勢可能逐季向上。預計2021年全部A股非金融凈利潤增速在50%左右,全部A股增速在28%左右。全部A股一季報至年報相對于2019年的累計復合增速分別為9.2%、7.6%、11.3%、15.0%。
利潤支撐疊加整體估值水平,不少機構仍看好后續投資機會。國盛證券指出,從流動性角度看,近期無論國內還是海外,利率總體都在緩慢下行,流動性并沒有出現收緊。更重要的是,從2020年下半年至今,本輪行情的核心驅動力是上市公司盈利的大幅快速回升。此外,從市場估值來看,目前市場整體的估值水平依然不高,疊加今年企業盈利會有大幅上漲,市場或存在較多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