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基因行業困境
齊碳科技致力于納米孔基因測序儀及配套試劑耗材的自主研發、制造與應用開發,是中國第一家成功研發出納米孔基因測序儀原理樣機、工程樣機,并成功推出產品樣機的企業,打破了國外寡頭對單分子基因測序儀的壟斷,填補了我國在新一代基因測序技術領域的空白,成就了“國內唯一,全球唯二”的地位。
納米孔基因測序儀是干什么用的?“相較于二代測序,納米孔測序儀因速度快、實時輸出結果及便于攜帶等特點,非常適合應用于感染精準診斷、遺傳病篩查、公共衛生、司法刑偵等領域。”謝丹表示,自產品發布以來,齊碳科技與國內病原微生物檢測、動物醫學、科研及司法刑偵領域的重要機構都有合作項目。
特別是齊碳科技與國內知名分子診斷平臺開展合作研究,一份樣本可同時快速檢測幾十種常見病原菌,助力臨床診斷,減少廣譜抗生素藥物的使用。截至目前,公司已申請國內外發明專利22項、軟件著作權18項、電路著作權登記2項、集成電路布局設計1項。
在談及齊碳科技產品與進口產品比較的差異化優勢時,謝丹用了三個關鍵詞予以概括:一是價格。在技術指標相同的情況下,產品價格更低;二是穩定性。沒有漂洋過海的遠程運輸,配套芯片、試劑的性能更穩定;三是服務。可充分發揮國內廠家優勢,快速響應客戶需求,提供及時優質的服務。此外,公司將提供靈活的營銷策略,配合中下游伙伴,把整個市場蛋糕做大。
相關機構研究數據顯示,全球基因測序市場在2018年已經達到107億美元,2023年將達到244億美元,2018-2023年復合增長率為18%。其中,中國基因測序市場規模在2017年達到12億美元,預計2022年將達到29億美元,復合增長率為19%。
謝丹介紹,目前主流機構使用的基因測序設備大多屬于第二代產品,體積大、成本高、測序時間長。而二代基因測序的上游環節主要被國外公司把持,包括核心技術、成套產品、配套試劑,都形成了一定的壟斷。
“基因測序行業上游技術門檻最高、研發難度最大、替代性非常低,所以它有很強的議價權,整個基因測序產業鏈大部分利潤集中在上游的基因測序設備環節。”謝丹道出了這個行業的秘密。
創業團隊底蘊深厚
齊碳科技聯合創始人、首席科學家白凈衛,本科畢業于北京大學化學系,是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材料學博士、IBM沃森實驗室博士后,擁有超過10年的微納器件研發經驗,發表論文33篇,授權專利15項,獲得2018年“美國李氏基金會杰出成就獎”。
齊碳科技聯合創始人、總經理胡庚,本科、碩士和博士均就讀于清華大學自動化系。2017年獲得西門子研究院全球高級項目經理認證,2018年入選“蓉漂計劃”創新人才,2020年入選成都市新經濟百名優秀人才。
齊碳科技聯合創始人謝丹,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生物醫學工程博士、斯坦福大學醫學院基因組學與個性化醫學中心博士后。在基因測序技術和生物信息學領域積累豐富,在頂級期刊發表論文20余篇,入選DeepTech2019生命科學領域創新人物。
2003年,媒體對人的全基因組序列測定進行了鋪天蓋地的報道,讓剛剛大學畢業的謝丹產生了極其濃厚的興趣,“這些序列代表什么意思,這些生命密碼如何解讀,大家都不清楚,我覺得破譯這個密碼是一件非常酷的事情,同時也是非常有意義的研究。”
“后來我就學了生物醫學工程,畢業后在斯坦福醫學院一個非常偏技術的實驗室做基因組學研究,做了很多二代測序實驗。但對二代測序讀長短,無法識別結構變異等缺陷很痛苦,而納米孔測序的原理很優美,核酸分子過孔結果就出來了,無需任何化學修飾,于是就萌生了研發納米孔測序儀的想法。”謝丹說。
當時全球懂納米孔測序技術的人估計不超過200個,而白凈衛是其中之一,也許是因緣際會,謝丹和白凈衛早年因在美國留學而相識,對研發納米孔測序儀一拍即合。
“要做出工業級產品還需要找一個電子電路方面的專家,于是就找到了曾經就讀于成都七中理科實驗班,后畢業于清華大學的胡庚,他也對基因測序非常感興趣,毅然加入了公司創業團隊。”謝丹說。
創業初期,因人力、財力短缺,團隊花了大半年時間才跑通納米孔測序原理。最初利用手工造一個單孔,每次做實驗之前都需花幾天時間籌備,并且獲得的數據非常有限,可能測了上萬條1k的reads,但有效信號只能產出幾十條,有效率低于1%,而且無法獲得1條核酸分子完整的信號數據。
“于是我們又花了幾個月時間優化,當第一次完整獲得1條核酸分子數據時,簡陋的辦公室沸騰了,這個場景至今讓人銘記,猶如昨天。2018年,我們設立了北京研發中心,自建了潔凈間和流體芯片生產線,使研發效率、實驗效率獲得了上百倍的提升。”謝丹回憶說。
各路資本紛至沓來
記者在采訪中獲悉,齊碳科技研發的納米孔基因測序儀因涉及蛋白工程、流體芯片、電子電路、軟件開發、算法等多個交叉學科,研發技術門檻極高,使不少創業者望而卻步,但卻沒有擋住資本的目光。
早在2019年,齊碳科技就獲得了 4000 萬元的 PRE-A 輪融資;2020年,齊碳科技獲得了1億元的A輪融資;2021年6月8日,齊碳科技完成了超4億元人民幣的B輪融資。此輪融資由高瓴創投、鼎暉 VGC 聯合領投,博遠資本、華蓋資本及陽光融匯資本跟投,老股東高榕資本、中關村協同創新基金、銀杏谷資本、雅惠投資及BV百度風投持續加碼。
從4000萬元到1億元,再到超4億元,齊碳科技順利實現融資“三級跳”,同時還獲得了多種多樣的投后服務及協同資源對接,給公司的健康成長提供了支撐。“下一輪融資將視新產品及商業化開發的進度,在2022年內實施。”謝丹表示。
據謝丹介紹,齊碳科技作為成都新經濟企業代表,在成長過程中得到了省市區各級政府及相關機構的大力支持。如成都市人社局首次開通了成都市特殊人才申報評審工程系列高級職稱“綠色通道”,解決了齊碳科技年輕的技術骨干職稱評定問題;又比如,成都高新區生物產業局積極協調解決公司在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建設GMP生產基地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推動基地的順利建設等等。
對于齊碳科技未來的發展方向及愿景,謝丹表示,將持續加大研發投入,保持技術創新活力,致力于基因行業上游環節,構建基于納米孔測序的生態平臺。“基因測序儀不僅可以測人,還可以測其他物種,齊碳科技希望納米孔基因測序技術不僅可以提高人類可預期壽命,還能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