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良渚實驗室里,博導研究員許志宏正與科研團隊成員一起研究以熱激方法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實驗。2020年,許志宏作為海外高層次引進人才出任余杭首批“共享人才官”,成為余杭人才招引的“代言人”之一。
昨天,在2021杭州國際人才交流與項目合作大會余杭分會場暨“國際人才月”啟動儀式上,許志宏用自己的創新創業故事向大家推介:余杭是一個可以讓人心無旁騖地鉆研技術創新與安居樂業的好地方。
今年6月,余杭創新人才招引模式,組建區招才局,統籌全區招才引智和招商引資“雙招雙引”資源,不斷引培頂尖、領軍、青年和儲備人才。不到半年時間,余杭已引進高層次人才項目120余個,院士級頂尖人才17名,領軍型人才253名,實現人才和項目招引數“大爆發”“雙豐收”。
結合當前的科技發展和產業生態,余杭描繪了一張“引才圖譜”,向各類人才發出了一張“英雄帖”。
其中,頂尖人才“尖峰”計劃聚焦科技前沿領域,注重原創性研發,不斷加大政策傾斜和支持力度,全力招引一批全球頂尖人才和團隊;新啟動“未來之星”商務人才引培計劃,重點加強對創新型科技企業家、商務精英人才的招引培育。
此外,余杭將通過高技能人才“匠才”計劃、西部富美人才“頭雁”計劃、民生人才“奮進”計劃、黨政人才“領航”計劃的實施,大力培育新時代工匠人才,集聚教育、衛生、文化等領域人才,培養政府數字化轉型人才,引導支持各類人才全面參與到鄉村振興、共同富裕中,構建理想中的“金字塔”式人才結構。
今年以來,余杭新引進高校畢業生達4.8萬名,人才總量近30萬名。在創造政策環境上,余杭針對人才“痛點”精準施策,推動人才服務迭代升級。
數字賦能助力人才金融服務,余杭通過組織工作數字化改革構建“才金直通車”應用場景,破解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過程中的資金渴求難題。
“我們打造的是一個能實現人才、項目一鍵‘直通’的資金池。”余杭區委組織部副部長、人才辦常務副主任徐來瑩說,“才金直通車”以“余杭人才e家”大數據庫為基礎,對全區11000余名已認定人才進行畫像研判,根據其創業創新需要,精準推送金融服務信息。
目前,余杭區“才金直通車”已上線人才貸、人才投、人才保等70余款專屬金融產品,開通針對人才個人30萬-1000萬元、人才項目200萬-3000萬元的大力度支持授信,發放人才(項目)貸款120余筆,累計超1.5億元。
在本次“國際人才月”啟動儀式上,余杭擴大校地合作“朋友圈”,與杭州師范大學、中國美術學院等18所重點高校簽訂合作協議,將共建平臺、共享成果,提升高質量發展人才“源動力”,打造區域性創新高地。
(記者 王麗娟 白赟 通訊員 高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