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交易日中,全國共有81家優質中小企業在北交所首批上市,其中19家出現上漲,59家企業下跌,有3家企業因計劃轉板而處于停牌中,合計成交95.73億元。收漲的股票中,10只新股漲幅均翻倍,其中同心傳動漲幅最高,達到492%;其次為志晟信息和大地電氣,漲幅分別達到263%和240%。在71家精選層平移企業中,僅有9家企業收漲,其中德瑞鋰電漲幅最高,達到18%;有16家企業跌幅超過10%,同輝信息、長虹能源、廣咨國際跌幅排名靠前,分別超過16%、14%、13%。
此外,從市值來看,首個交易日結束后,貝特瑞收盤市值達到833億元,領跑北交所,有望成為首家突破千億市值的公司。連城數控、吉林碳谷和長虹能源的市值均超過百億元,分別約為258億元、142億元和113億元。其余公司市值均低于100億元,殷圖互聯和旭杰科技市值墊底,最新市值均不足7億元。
招商證券分析師金晶表示,首日交易情況在很多人的預期之內,說明北交所上市對市場短期會有情緒的影響,但實質上沒有利空,更多的還是對中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的促進。而對于江蘇這樣的制造業大省、中小企業大省來說,北交所無疑給這些企業提供了一個更好的平臺。未來,這些企業可以通過北交所抓住更多的行業風口機遇,緩解融資難題。
據悉,此番北交所首批上市的81家企業中,蘇州占據4席,蘇州旭杰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該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蘇州旭杰是一家以研發設計為驅動的裝配式建筑全過程服務企業,曾于2020 年7月27日在新三板精選層實現首批掛牌,現平移至北交所。“新三板公司申請滬深交易所IPO必須繳20%的個人所得稅,而申請上巿北交所,這部分稅收是免繳的,這對公司無疑是一種利好。”
太湖金谷總經理、北交所江蘇服務基地相關負責人徐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北交所上市企業來源主要由精選層直接無條件平移至北交所,今后必須為在新三板連續掛牌滿12個月,且符合一定條件后,才可以在北交所上市。“江蘇已有12家精選層企業平移至北交所,數量排名全國第一,這也充分體現了江蘇中小企業的整體實力。后期,創新能力依舊是登陸北交所的決定因素,這也要求江蘇中小企業一定要走創新引領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此外,徐悅還表示,機構未來能否持續為LP創造回報,更加考驗機構的行業研究能力、價值發現能力和增值服務能力。現在是把精選層企業平移上市,后面還有豐富的儲備資源,如果未來能夠發揮新三板基礎層、創新層與北交所層層遞進的市場結構優勢,那么市場的流動性和對投資者的吸引力也會顯著增強。
據統計,江蘇中小企業數量已達345萬家。值得一提的是,北交所將成長型、創新型的中小企業囊括其中,正對應了一個眼下火熱的群體——專精特新企業。省工信廳中小企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江蘇已經建立了一套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梯度培育模式,從政策扶持、平臺服務、制度保障等多方面,幫助企業從市縣到省級再到國家級逐級提升。
統計顯示,全省目前擁有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85家,這些企業在主業專注程度、企業成長性、產品創新能力等方面表現突出。此外,還有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374家(截至2020年底),其中近80%的企業深耕細分領域在10年以上,制造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的企業數量占比較多。該負責人告訴記者:“北交所的定位主要是支持創新型中小企業發展,建設‘規范、開放、透明、有活力、有韌性’的多層次資本市場。與上交所、深交所的差異化定位,表明了北交所將更多地服務于創新型中小企業,特別是專精特新企業,為這類企業借助資本市場發展提供更大的平臺。”
(江蘇經濟報記者 陳 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