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匯率風險”“獲得更多擔保”“緩解資金壓力”……3月31日下午,一場名為“金融支持小微企業發展暨銀企對接”的直播活動,在杭城出口風險直播間進行,這場干貨滿滿的直播總計吸引了數千人觀看,更有不少企業負責人在直播間的彈幕里踴躍發言,提出自己所關心的問題。
通過線上直播分享企業經營者關心的話題,這已經是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浙江分公司營業部(簡稱浙江信保營業部)的一個傳統增值服務。據了解,本次直播旨在為充分落實省政府《“政策進萬家進萬企”活動工作方案》,進一步推動惠企政策下沉,有效提高企業的政策知曉率,推動金融助力外貿穩增長,做好外貿跨周期調節。本次直播由杭州市商務局與浙江信保營業部聯合舉辦,杭州高科技融資擔保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杭高擔”)、杭州市融資擔保有限公司、浙商銀行、杭州銀行等企業作為嘉賓參與此次直播。
1700多萬元累計貸款讓企業盤活資金
“真的多虧了中信保,我的企業獲得了貸款,在現在如此復雜的國際貿易環境下,這些貸款發揮了巨大作用。”3月31日下午,在觀看了“金融支持小微企業發展暨銀企對接”直播后,杭州一家外貿公司的負責人李先生以親身經歷表達了對中信保的感謝。
李先生的公司是從事農藥制造和精細化工品業務的,產品所面向的市場主要是南美和印度等地,公司訂單非常多,但因為農藥銷售的賬期非常長,這導致即便有海外用戶想要下單,李先生也不敢接單。“就怕公司資金壓力太大,影響后續的發展。”
2020年李先生投保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這不僅讓他在國際貿易中獲得了巨大保障,更為他在信息獲取方面取得了極大優勢。“中信保在得知我公司的成長煩惱后,主動對接了杭高擔,對方在得知我是中信保的用戶后,告訴我‘杭信貸’免收擔保費,還為我提供了優質的服務。也正是在中信保的牽線搭橋下,李先生這幾年累計獲得了‘杭信貸’提供的1700萬貸款,這些資金極大緩解了公司的資金壓力。這些貸款為我們解決了資金回籠速度慢的問題,盤活了企業資金運作,這讓我們敢去接更多的訂單,企業發展進入快車道。”
據“杭信貸”工作人員介紹,想要和李先生一樣獲得貸款的門檻并不高。只需要滿足4個條件即可。“企業注冊地點需要在杭州市,具有獨立的法人資格;企業上年度有出口實績,進出口額在6500萬美元以下;企業需要投保出口信用保險;企業的信用資質能夠通過銀行和擔保公司的審核。”
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作用 浙江一直在發力
實際上,在對小微企業的扶持方面,浙江省一直在持續發力。2022年1月,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出臺《關于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作用支持小微企業匯率增信服務的實施意見》,旨在通過財政出錢、擔保介入、風險分擔的方式更好滿足小微企業匯率避險需求,幫助小微企業穩定與其關注主業,推動全省外貌健康未定、可持續發展。
“杭信貸”業務就是在此背景下推出,其服務對象是外管名錄A類的浙江省內外貿易業務小微企業,小微企業鑒定標準按照《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據“杭高擔”負責人在直播中介紹,“杭信貸”目前給單個企業最高可授信額度1000萬元人民幣。截至2022年3月底,公司累積為147家企業授信約10.44億元,截至2月末放款金額超過4億元。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公司已經累計為4700多家科技型企業提供融資擔保貸款159億元,培育了9家上市公司、4家獨角獸企業和61家準獨角獸企業。
據杭州市融資擔保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在約定的擔保總額和條件范圍內,擔保公司為在杭小微企業提供“更全的信息、更快的速度、更低的費率”,實行見貸即保。小微企業融資擔保業務擔保費率最高不超過1%/年,目前為0.8%/年,且無需申請人提供物的反擔保。公司業務目前覆蓋杭州市13個區縣市,已與44家銀行進行對接,其中28家銀行已經簽訂了合作協議,業務落地26家,共獲授信1207億元。
目前,杭州市融資擔保公司已與浙商銀行、杭州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等12家銀行簽訂匯率的避險協議;其中浙商銀行、杭州銀行等6家銀行匯率避險業務均有落地。截至目前,公司已經為20家企業提供了金額約6600萬的擔保增信服務。
擔保業務讓更多浙江企業獲益
對于企業來說,信用擔保業務最主要的功能還是在于有效為企業避免了匯率風險。浙商銀行負責人在直播間里提到,2015年之前,人民幣單邊升值走勢較為明顯,而“811”匯改之后,匯率波幅擴大,周期縮短,因此企業在匯率避險上應該更加重視。杭州銀行負責人也倡導小微企業在規劃上應先把貿易上的利潤鎖定下來,再去看匯率市場上是否能夠賺錢。
自俄烏戰爭以來,烏克蘭匯率的巨大波動一直牽動著國內企業的心。匯孚集團有限公司的烏克蘭業務負責人蔣文亮表示,“據我所知,在烏克蘭的很多地方,商家已不接受電子支付,只收現金,原因是格里夫納兌美元的匯率從28∶1一路升到33∶1,貶值很厲害,這直接影響到了企業的發展。”這也警示中小企業要進一步重視匯率避險。
(商報記者 朱光函實習記者 顧佳燕 通訊員 陳秀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