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2021年,A股4000余家上市公司又一次走過了疫情影響下的完整年度。波瀾壯闊的一年過去,上市公司經營成績如何呢?A股的2021年度報告披露工作在4月30日正式收官,剔除個別十來家延期披露的企業,截至目前已有4790上市公司公布了業績數據,去年成績單的全貌已然呈現。
那么,在這個特殊年份里,哪些上市公司表現出色,增長喜人;又有誰是外強中干,只是表面看起來“漂亮”,還有哪些A股徹底拖了后腿,被投資者厭棄;各行各業里,又是誰家業績答卷最精彩?
A股整體表現: 超八成個股盈利 近六成營收凈利雙增
年報是判斷一家上市公司經營是否出色最重要的“量尺”之一,對于股民的指導意義非凡。A股2021年年報已披露完畢,本報記者梳理了一下上市公司去年全年成績單,給廣大股民做個參考。
截至5月4日,兩市已披露2021年成績單的有4790家上市公司,綜合來看,在這個特殊年份里,業績相比2020年同比實現增長的占絕大多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的有3903家,占比81.48%;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以下簡稱“凈利潤”)為正的有4061家,占比84.78%;凈利潤同比增長的則有2943家,占比61.44%;營收凈利潤均實現同比增長的有2702家,占比同樣接近六成,業績總體向好。
哪個行業表現最亮眼?
金融絕對值最高 化工、醫療等增速最強
從行業角度看,金融板塊一如既往在“絕對值”上最占優勢,大多數個股位列全年凈利潤兩市排名榜靠前位置。除金融板塊之外,休閑服務、交通運輸、采掘、有色金屬等行業年報利潤表現較好;而農林牧漁、公用事業、房地產、電氣設備等行業業績表現靠后。
在凈利潤增幅來看,與大宗商品有關的諸如有色金屬、化工、煤炭、鋼鐵等資源類上市公司大多取得了歸母凈利的大幅增長。此外,持續較長時期的芯片荒、半導體材料緊缺等問題,也帶來了半導體、汽車零部件等相關行業的高景氣度。
值得注意的是,報告期內,部分基建類“大塊頭”公司如中國中鐵、中國中治等營業收入、訂單量創歷史新高。以中國中鐵為例,3月30日晚,公司發布2021年年報,全年實現新簽合同額27293.2億元,同比增長4.7%;營業收入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
“盈利王”花落誰家?
宇宙行最賺錢 諾德股份最成長
面對疫情的大考,金融機構普遍頂住了壓力,甚至不少企業取得了超預期的增長。
“宇宙行”工商銀行,毫無懸念再度蟬聯“中國最賺錢企業”。2021年工行全年實現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高達3483.4億元,一年的凈利潤相當于貴州茅臺賣6年的酒,當之無愧在兩市問鼎。建設銀行居榜眼位置,農業銀行摘得探花、中國銀行緊隨其后。加上郵儲銀行、交通銀行,2021年六大國有銀行合計實現營業收3.68萬億元,較2020年同期3.39萬億元增長了8.43%;合計實現歸母凈利潤1.27萬億元,較2020年同期1.14萬億元增長了11.78%。按照一年365天計算,六大國有銀行合計1.27萬億元的歸母凈利潤,等于每天能賺34.86億元。
中國移動、中國平安、中國石油、中遠海控、中國石化、中國海油等中字頭企業均在業績盈利榜前排位置,A股群雄逐鹿,大象格局卻變化不大。
以凈利潤增速來看,誰又是最具成長力企業呢?諾德股份拔得頭籌。其4月18日晚間披露2021年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4.46億元,同比增長106.32%;凈利潤4.05億元,同比增長7421.93%;基本每股收益0.2899元;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0.6元(含稅)。
同時,和邦生物、遠興能源、天際股份三股凈利潤同比增速也超過了7000%,實現高增長。此外,昊華能源、藍黛科技、*ST寶德、怡達股份、盛新鋰能、恒寶股份、鼎勝新材、德方納米、江特電機、多氟多、飛力達、杉杉股份等40余股同比增速超過1000%。
最外強中干的是誰? 230多家企業凈利為正但扣非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