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來,聯想集團(3.6,-0.12,-3.23%)的股價表現引起了業界不少關注,尤其是被彭博社冠上“表現最差科技股”之后,這種關注似乎達到了頂峰。聯想之所以受到如此高的關注,與其最新的市場表現有著直接關系:盡管其兩個多月前發布的財報顯示,聯想的整體業績正呈現出重返歷史巔峰的勢頭,但無奈的是,近期中美之間的貿易戰讓聯想無故躺槍,這似乎給了做空機構一個做空聯想的絕佳機會。自3月份中美貿易戰火藥味擴散開始,聯想集團股票被做空的力度驟增50%以上,平均超過三成的聯想成交量,都由賣空機構貢獻……
分析認為,從目前的形勢來看,做空機構的核心做空邏輯顯然并不充分,也就是說,投資者對于聯想股價的擔憂,很可能是多余的。無論從哪個維度分析,投資者對于聯想在中美貿易戰中可能遭受到的負面影響擔憂都被人為放大了,待到市場清醒過后,聯想股價將重回正常通道,因此,過度做空聯想其實并不明智。
股價嚴重背離基本面
從公開市場走勢不難看出,聯想集團本輪股價的下跌,始于3月中下旬,以4月25日收盤價計算,聯想在這一區間內的跌幅超過了10%。
不過,有意思的是,就在聯想股價一路跌跌不休的同時,聯想的基本面卻呈現出一幅絕然不同的景象。
2月份發布的聯想2017-2018財年三季報顯示,聯想呈現出重返歷史巔峰的增長勢頭,如果不考慮由美國稅改導致的遞延所得稅資產減少額,財報當季實現的稅前利潤達到了1.5億美元,同比大幅增長了50%,實現的營業額達到了129億美元,創下了聯想最近三年來單季營收的最高水平。
在業績快速增長的同時,聯想的整體轉型與變革也在有序推進中,完全在市場正常的預期之內,尤其是其新業務增長更是可圈可點,甚至超出了市場預期。這也難怪,楊元慶滿懷信心地表示:聯想已經重回上升通道!
可就在這樣一幅強勁復蘇的美好畫卷之下,聯想的股價卻超乎預料地連續下跌。
很顯然,這輪下跌,與聯想的業績并無關系,相反,聯想的股價走勢,嚴重背離了其公司運轉的基本面。
中美貿易戰成惡意做空工具
到底是什么導致聯想股價與業績出現上述背離?
正如彭博所說,聯想股價的下跌背后,一直都存在做空者大舉做空的影子,尤其是近期突然爆發的中美貿易戰,無疑給不少惡意做空聯想股價的機構和個人提供了絕佳借口。
聯想股價開始啟動下跌的3月中下旬,正是中美貿易戰火藥味開始迸發并迅速發酵的時候。實際上,在此期間,不只是聯想的股價在跌,全球多數股指都在大幅震蕩中下跌,紐約三大股指、中國A股的上證綜指、深證成指、香港恒生指數(30007.68,-320.47,-1.06%)、東京日經指數均出現了大幅震蕩下跌的趨勢。原因很簡單:作為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這兩大神仙一旦真的在貿易問題上大打出手,將對全球經濟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公開交易信息顯示,聯想三月中旬以來遭做空的力度大幅增長,平均30%的聯想集團股票成交量都是被做空力量賣出的,而在此前,做空盤貢獻的成交量只占聯想成交量的20%左右。在這輪做空中,力度最大的一次發生在4月6日,61.45%的聯想集團成交量都是做空盤賣出的。因此,做空機構借中美貿易戰做空聯想的跡象非常明顯。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場貿易戰中,被美國商務部抓住小辮子并借題發揮的中興通訊(25.6,0.00,0.00%)成為最大的犧牲品,遭到了美國政府的“休克式”懲罰。而與此同時,另外兩家中國科技巨頭——聯想和華為也跟被制裁的中興一道,被美國國會以安全為由點名,消息放出來的當天(美國時間4月19日,北京時間4月20日),聯想股價當即暴跌3.56%,次日暴跌持續,聯想股價一度下挫至3.58元的低位——換句話說,如果華為也是上市公司,在美國國會這樣的助攻之下,恐怕同樣也難逃做空者毒手!
市場擔憂被過度放大
很顯然,聯想本輪股價下跌的導火索,與公司業績所處的基本面無關,其癥結在中美貿易戰,尤其是被列入美國國會的點名清單這件事情,對于聯想股價打擊頗深——做空者正是抓住了這一千載難逢的機會!
問題找到之后,那剩下的懸念在于:聯想的股價還會一直跌下去嗎?
超短期內市場恐慌情緒尚未完全釋放前不好說,但中長期來看不會,因為當前做空聯想的邏輯并不充分。
一方面,既然聯想下跌的癥結在于做空者借中美貿易戰惡意做空,那么一旦這場貿易戰最終沒打起來,投資對聯想股價的擔憂自然就會化解,而恰恰在這個問題上,公開消息面上已經釋放出了非常積極的信號:美國商務部長已經明確表示將來北京商談雙邊貿易事宜,而我國外交部也明確表態——歡迎!這意味著,在雙方互相加征關稅計劃正式激活生效前,中美之間很可能以對話的方式實現和解,這也是大部分經濟學家的共同預測。
另一方面,即使出現最壞的結果,中美貿易談判破裂,雙方的貿易戰也不大可能對聯想對美出口業務產生重大實質影響:首先,白宮開出的加稅清單并不涉及普通消費品,主要是2B端的產品,一旦白宮對2C端的消費品加稅,將造成美國消費者壓力驟增,因此白宮不會輕易對中國產的2C端商品加征關稅,尤其是聯想所在的消費電子產品領域,因為這樣做不僅會傷害美國消費者,同樣也會傷害美國自己的品牌,因為蘋果、惠普和戴爾的產品都是在中國生產的;其次,即便是白宮方面真對中國產消費電子產品征稅,聯想也有足夠的能力來化解風險,因為聯想作為一家全球化企業,其產能本身就是全球化布局的,楊元慶完全可以將對美出口的那一部分產能轉移到巴西、印度等其它國家的聯想工廠去,以規避貿易戰的影響。
因此,無論基于哪種可能性分析,投資者對于中美貿易戰中的聯想處境擔憂都明顯被人為的放大了,做空者明顯是借貿易戰制造恐慌放大影響,借力發力實現通過虧空聯想股票盈利的目的。聯想當前股價的下跌,是一種短期的暫時性的非理性下跌,待到市場清醒過后,其股價走勢遲早會回到正常的軌道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