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兩只基金雙雙宣布清盤,讓今年以來進入清算程序或者已清算的基金達到111只(不同份額合并計算),已然超出了去年102只的水平,可以說是歷史高峰。
基金君發現,一季末數據顯示目前且尚有500多只基金(各類型分開算)規模在5000萬元紅線之下。未來伴隨著監管趨嚴、委外撤離、發行提速,可能基金清盤高潮還將延續。
今年宣布或已清盤達到111只
基金君發現,今日就有兩只基金雙雙宣布清盤。
中信建投宣布,中信建投睿康混合型基金合同終止及基金財產清算,而該基金的最后運作日定為2018年5月7日,并于2018 年5月8日進入清算程序。
同時,華安基金也宣布,以通訊方式召開華安豐利18個月定期開放債券型基金持有人大會,正是討論終止該基金合同有關事項的議案。
基金君統計,算上這兩只基金,年內進入清算程序及已清算的基金共計111只。
宣布清盤或者已經清盤的基金分為三類,其中一類是通過召開持有人大會表決清盤的基金達到64只(開持有人大會有不確定新,已確定清盤日期的產品約有45只);
另一類是40只基金因為觸發“連續六十個工作日出現基金份額持有人數量不滿200人或者基金資產凈值低于5000萬元情形”的清盤紅線而導致“自動清盤”;
此外今年以來也有7只保本混合型基金宣布到期清盤。
實際上,自去年開始,基金清盤現象便集中出現,去年已經有102只基金宣布清盤,其中“召開持有人大會表決清盤”和“觸發清盤條款”是清盤的主要原因。從清盤日期看,主要集中于去年6月份以來,有92只基金是去年6月1日之后宣布清盤,占比超90%。
而從基金公司來看,今年宣布清算或者已經清算的111只基金,分別屬于47家基金公司,差不多占據了行業40%以上公司,其中21家基金公司清盤2只或以上,另外26家基金公司各清盤一只基金。
若將時間拉長,WIND資訊歷史統計顯示,截至5月6日,基金行業歷史宣布清算的基金達到253只(各類型合并計算),若不考慮因特殊原因清算的華安國際配置,最早基金清盤是2014年匯添富理財28天債券型基金,自2014年之后一度成為“洪水猛獸”的基金清盤逐漸成為行業慢慢可以接收的“常態”。
歷史數據還顯示,這253只基金分別屬于60家基金公司,差不多占到基金行業一半以上的比例,其中4家公司清盤數量超10只。
多因素促發清盤密集
為什么近兩年這么多基金選擇清算?這主要是一方面,監管層加大了對“迷你基金”的監管力度,另一方面委外的持續撤退也導致基金清盤高潮。
監管層發文規定規模較小的“迷你基金”進入終止上市程序的觸發條件和具體規則。同時,若基金公司旗下“迷你基金”數量若超過10只,將被暫停申報新基金,若同類型“迷你基金”超過3只,還會被暫停申報同類基金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