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擾大市氣氛兩個多月的中美貿易糾紛,終隨中美發布聯合聲明暫告一段落。中美貿易談判出現重大突破,環球股市短線料迎來穩定升勢,港股或有機會突破近期波動區間,上望區間頂部31978點。
國務院副總理劉鶴表示,中美達成共識,不打貿易戰,雙方并將在能源、農產品、醫療、高科技產品、金融等領域加強貿易合作。投資界分析,聲明雖未有披露任何數字,但中美爆發貿易戰的風險消除,不明朗因素大減,有望改善投資情緒,港股料可再展升浪。
恒指在過去2個月持續于29518至31978點之間上落,缺乏誘因上沖;在貿易戰陰霾解除下,大市有望先上試早前跌幅黃金比率的61.8%(31820點),再上望32000關。
高盛董事總經理兼中國首席策略分析師劉勁津表示,過去兩個多月,港股受到中美貿易不確定性及美國貨幣政策兩大因素困擾,未能走出波動區間,甚至連MSCI納入A股及新離岸中資股的利好消息也被遮蓋。‘中美貿易糾紛是非常大的不明朗因素,假若貿易戰爆發,一切都會變得不一樣。’
今年來中資股受宏觀因素主導,指數波動性升至2016年中以來高位。劉勁津月初指,從早前亞洲路演收集的意見,投資者普遍仍相信中資股基本因素仍健康,只擔心環球宏觀經濟充斥不確定性及波動性增加,影響風險胃納。
弱港匯頻接錢 不代表走資
高盛維持中資股增持評級,因首季盈利增長穩健,增14%,且估值吸引,市場流動性亦足,看好4大主題:(1)內銀及醫療保健股;(2)偏好價值股多于增長股;(3)留意國策受惠股;(4)基本因素佳的落后股及‘后周期股’。
除貿易戰,他稱,美國通脹于2月左右開始升溫,十年債息不斷走高,上周更升抵3.1厘,雖然該行預期債息會繼續走高,年底見3.25厘,但最重要是實質利率在歷史上仍屬于偏低水平,所以即使通脹升溫,目前投資環境對經濟增長及資產價格來說都是正面。
港匯近日于7.85的弱方兌換保證水平徘徊,金管局上周累接190億元港元沽盤。劉勁津稱,金管局不斷接錢,確實會對投資情緒一定有影響,畢竟錢多代表有更多資金可以用作投資股票,惟影響只限于投資情緒,因金管局總裁陳德霖強調金融海嘯以來約有1萬億資金涌港,而且在聯匯制度下,這只是一個正常操作,將港元換作美元,不代表資金離港。
港美息差闊 拆息上升空間大
市場預期聯儲局將于6月再加息,高盛亦估計美息今年會再加3次,明年亦會加息4次。
劉勁津表示,本港新股市場活躍,加上港美息差較闊,相信HIBOR(港元拆息)仍有很大上升空間。他同意,HIBOR升對股市有少少壓力,但壓力只集中于重資產行業,如內房股,但加息周期則會利好銀行股,所以投資時只要小心選擇贏家及輸家就無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