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5%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8%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左右,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5%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8.5%左右,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7%左右和9%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漲幅控制在3%左右……近日,安次區召開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會上明確了2022年全區經濟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新的一年,該區將搶抓“西擴南拓”機遇,打造廊坊城市新中心,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做大做強實體經濟,不斷增進民生福祉,推動主城區發展邁進“龍河新時代”。
今年,該區將加快新舊動能轉換,聚焦“3+1”主導產業,緊盯重點產業、非首都功能疏解、基礎設施和公服設施、城鄉建設四個“十大工程”,全力推動重點項目重大工程早落地、早開工、早投產、早達效。充分發揮重點項目管理服務平臺作用,加快191個在庫結轉項目建設,實施建設億元以上項目85個,爭列省、市重點項目35個;組織重點項目集中開工活動4次,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30個,推動形成“儲備一批、開工一批、建設一批、投產一批”的項目建設滾動發展格局。
該區圍繞傳統優勢產業,引導支持企業發揮自身優勢,瞄準智能化、高端化、綠色化轉型發展方向,抓緊實施一批、跟蹤推進一批、謀劃儲備一批技改項目,持續加大技改投資,拓寬發展領域,培育新的增長點,滾動實施重點技改項目40個,爭列省千項技改項目4個,爭取省、市技改扶持資金項目3個,工業技改投資增速16.1%以上,培育“專精特新”企業3家,不斷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該區持續深化園區“四項改革”,加快破解土地、資金等要素制約,做好中央投資、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和“兩新一重”項目儲備申報。深入開展低效閑置用地排查整治,統籌運用市場、行政、法律等手段,深挖存量土地資源潛力,推進土地節約集約高效利用。嚴格實行投資項目準入退出管理,強化履約管控,探索實行“一企一價”彈性地價機制,有效保障畝均投資強度和收益,全面唱響“畝均論英雄”。
該市以“水”的文章十大工程為支點,加快推進龍河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工程,穩步實施永定河治理與生態修復工程,扎實推進“京南水鄉”生態田園綜合體項目,啟動大王務橋、東安莊橋等8座橋涵水閘建設,實施廊東排渠綜合生態治理工程,打造“碧水環繞、以水潤城”的生態格局。
該區堅持把園區作為經濟發展主戰場,以“五個倍增”為支撐,扎實推動博雷頓重卡、韻達物流、中馳車福、北斗神舟等項目早日投產達效,力促聯東U谷(B區)、云琛數據、舟宇電子等項目年內竣工,力爭石墨烯、京云數據、英大物流、艾歐特等項目盡快開工,全力推動中國廊坊數字產業新城、航天三院產業基地、中化金茂創新基地等重點項目早日落地,加快推進中化產業園、TCL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億達未來—銘順數字產業新城等區中園建設,不斷構筑產業集聚發展新高地。
該區積極搶抓主城區“西擴南拓”歷史機遇,穩步實施“城”的文章十大工程,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不斷完善城市功能布局,全力推動城市更新,實施老舊小區改造20個,扎實推進“29+4”棚改進程。完善城市基礎設施,積極推進“熱電聯產”改造工程和市政道路建設工程,全力改善城市面貌,提高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大力發展城市經濟,促進傳統消費擴容提質、新型消費加快成長、線上線下融合發展;依托龍河中央公園和御龍河精美景觀帶,發展具有安次特色的夜經濟。
(通訊員張歡 劉建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