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雙碳”目標吹響了推動全面綠色轉型發展的沖鋒號,一個新的時代正向我們招手。近年來,無錫市委、市政府緊盯能源、工業、建筑、交通、社會“五大領域”,聚焦零碳技術、近零碳園區、碳普惠體系建設等重點,腳踏實地推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蹄疾步穩加快推進綠色低碳發展。
協同推進 構建低碳生活“社區模式”
在無錫市新吳區新安佳苑,省內首座社區電力組合站所——“零碳能源共享e站”讓人眼前一亮。
該站所集風、光、充、換、儲、建筑節能、氣象預測、周邊照明、視頻監控、運維監測、線損治理等11項功能于一體,成功實現了多站融合在配網側的應用,并將“零碳”成果普惠到廣大客戶。
據工作人員介紹,該站共配置了540w光伏板90塊,合計48.6千瓦,年發電量預計近50000千瓦時。目前,除了滿足站所運維用電以外,還能免費為電動自行車充電樁、電動自行車換電柜、電動汽車充電樁供電,富余電量還可為小區道路和社區生活垃圾分類點提供共享照明。屋頂分布式光伏還能有效降低高溫天氣站所內部溫度,達到雙向節能的效果。
在零碳能源共享e站入口處的智慧路燈顯示屏上,居民可以精準獲取氣溫、風向、風速、環境濕度、空氣質量、光照強度和噪聲數據,不光可以為小區居民日常生活提供參考,更是配電網開展透明感知與精準控制的重要依據。通過智慧路燈的氣象資源監測終端,結合省級統一氣象服務平臺,該站可以實現15分鐘至48小時的電力氣象精準預測,為街道網格超短期光伏發電精準預測提供數據支撐。
光伏發電,居民普惠,多站融合在配網側的應用,使得整個零碳能源共享e站形成了“光伏+儲能+充電樁”一體化的多元互補能源發電微電網系統。據介紹,隨著國家“雙碳”戰略不斷深化,分布式電源規模將持續增長,有源配電網將成為常態進入更多社區。
政企聯手 打造區域能碳管理“綠色樣板”
勇立潮頭,企業是引領綠色發展的主力軍,在“雙碳”目標要求以及“能耗雙控”行動下,各行各業正紛紛探索節能減排與綠色發展的雙贏目標。工業園區作為中國經濟最活躍的場景以及“碳排放大戶”,如何進行低碳化改造和產業升級已成為多方關注的焦點。
2021年11月5日,在第十三屆中國(無錫)國際新能源大會暨展覽會上,無錫星洲工業園區與遠景科技集團旗下遠景智能共同發布了《無錫星洲工業園“碳達峰、碳中和”規劃報告》(下稱《規劃》),向外界展示了全國首個基于科學碳盤查結果推演的工業園區碳中和規劃及路線圖,助力打造區域能碳管理的“綠色樣板”。
據了解,無錫星洲工業園區集聚100多家高科技制造業企業,以半導體電子零部件和精密機械及裝備兩大產業為支柱,3.5平方公里范圍內每年的GDP超過600億元,是無錫市最早設立的國際化高科技產業園區,具有高科技企業集聚度高、產業基礎良好、集約化程度高、碳排放強度較低的特點。同時,無錫星洲工業園作為國家首批增量配網試點園區之一,這里的儲能電站已穩定運行近4年。
根據《規劃》,基于星洲工業園2020年溫室氣體排放總量63.25萬噸二氧化碳當量的碳盤查結果,明確了星洲工業園“2026年實現碳達峰,2046年實現碳中和”的雙碳目標。
引智創新 積極探索碳普惠體系建設
近日,國家工信部正式發布2021年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項目名單,由無錫市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朗新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江蘇晟能科技有限公司聯合申報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園區/產業集群解決方案試點示范(無錫高新區“平臺+園區”項目)成功入選。
2021年,無錫市高新區聯合朗新科技、江蘇晟能進行工信部工業互聯網“平臺+園區”試點示范項目申報。該項目從園區基本情況、應用場景、示范作用、建設成效等多個維度,對高新區工業互聯網工作進行了全方面的總結和展示。
無錫市高新區積極構建“6+2+X”現代產業體系,依托“1+N”工業互聯網平臺,以1個雙跨平臺為支撐(朗新科技HanClouds工業互聯網平臺),培育N個在垂直行業具有引領作用的行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晟能科技Smart智慧能源平臺),以產業育平臺、以平臺推應用、以應用促轉型,率先打造“平臺+園區”試點示范。
截止目前,無錫市高新區共有3個國家級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項目、1個國家級工業互聯網雙跨平臺、5個省級重點工業互聯網平臺、10家省工業互聯網服務資源池企業、4個省級工業互聯網標桿工廠、253家省星級上云企業,工業互聯網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
推動產業結構調整與優化升級、提高產業綠色低碳發展水平,設立企業減排目標……近年來,無錫扎實推進“雙碳”工作,積極落實雙碳目標,推動綠色低碳發展蹄疾步穩、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