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匯點訊 3月8日凌晨2時,江蘇省連云港市東??h中醫院檢驗科PCR實驗室內燈火通明,一名名檢驗人員依舊“全副武裝”,對新冠核酸檢測樣本進行檢測。
繁重的檢測任務、艱苦的檢測環境,考驗著每一名工作人員?!皺z測中最難的是要時刻保持精神高度集中。”54歲的陳萍說,因為核酸檢測是一批次樣本一起做,如果有一點錯誤,會導致該批次樣本全部重新做。每一名檢測人員都必須嚴格按照操作流程和管理規定進行檢測,不能有絲毫疏漏。
如果把醫護人員稱作防疫“戰士”,那么新冠病毒核酸檢驗人員無疑是一線的“排雷兵”?!?日上午我們檢測了540管,下午800管;昨天晚上9點的時候,又送來了100管;今天凌晨1點多,又來了2179管。”走出廊道,王春梅告訴記者,“今年的‘三八’婦女節我們姊妹幾個又在崗位上度過,真心希望這次疫情能早點過去?!?/p>
“大伙們都在加班加點,爭取用最短的時間讓大家拿到報告。”該院52歲的檢驗科主任周建雙手提著盒飯走進廊道,“現在是全市‘一盤棋’,我們必須齊心協力,以最快的速度為疫情防控贏得寶貴時間”。
自疫情發生后,連云港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立即啟動應急響應機制。“5日凌晨5點多,我接到上級電話,叫我們全體檢驗人員集結待命?!痹撛涸洪L高強說,“任務是除了要對本院日常發熱門診患者、新住院患者及陪護人員等做到應檢盡檢之外,還要負責對市區送來的新冠核酸檢測樣本進行檢測。”
核酸取樣只需幾秒鐘便可以完成,但對于檢驗人員來說,他們的工作才剛剛開始。每一份樣本送到核酸檢測實驗室,都需要經過包裝拆袋、排管,再進行核酸提取、擴增分析、出檢測報告等一系列復雜、耗時的步驟,一套流程下來一般需要3個小時左右。
透過樣本處理區的窗戶,記者看見一名名檢測人員對送來的新冠核酸檢測樣本進行消毒、拆包;擴增區的18臺套儀器正在全速運轉……“除了環節繁瑣復雜不說,還有很多步驟無法省時,必須手動完成?!毕群蟾澳暇P州等地的檢驗人員王春梅說,“在這負壓密閉的工作環境里,必須身著三級防護裝備,不僅需要克服無法進食、喝水和如廁不便的困難,而且時常感覺呼吸不暢、疲憊不適,常常一待就是6個小時。一次檢測做下來,早就渾身大汗,衣服濕透?!?/p>
在廊道兩側,放置了4張連座椅,已有2名檢驗人員躺在上面休息。而在另一張座椅上,檢驗人員陳中慧剛吃完最后一口晚飯,看上去有些疲憊?!?日凌晨4點40分,我們接到市區送來的‘10合1’混檢病毒采樣管檢測949管,到早上7點多我們就完成了數據上傳。晚上6點45分時,又接到2500管,忙到夜里11點多,基本上一天一夜沒有休息。”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我們雖然很辛苦,但早一分鐘出報告,就能為全市疫情精準防控多爭取一分鐘。”周建說,核酸檢測是及早發現確診病例最重要的方法,也是疫情防控中至關重要的環節。
在這個被稱為“距離病毒最近”的工作環境中,周建帶領19名具有PCR檢測資質人員分秒必爭?!拔覀冮_啟人、機24小時不停歇的工作狀態。他們只能在班次的間隔期間補充體能,然后繼續投入新一輪的工作。盡管工作強度很高,但大家都絲毫沒有懈怠,希望能早日戰勝疫情,幫助港城恢復昔日模樣。”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李晞
通訊員 張開虎 譚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