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南京市江寧區在外地返寧人員核酸檢測中發現陽性病例,在密接管控人員篩查中發現無癥狀感染者。截至3月11日下午4時,累計報告陽性感染者5例,排查出的密接者已全部集中隔離,重點區域已嚴格管控,病例所在的江寧區東山街道社會面核酸檢測34萬人次,結果均為陰性。
疫情發生后,南京江寧基層各社區、小區如何落細防控措施?如何保障封控區、管控區域居民正常生活需求?紫金山新聞記者實地探訪。
重點小區嚴格落實測溫、驗碼、登記
“您好,麻煩測一下體溫,并出示蘇康碼。”3月12日上午9點,記者來到江寧托樂嘉小區北門,臂戴紅袖章的“防疫員”正在車輛入口崗亭處為進出人員測量體溫,查看健康碼,登記車輛信息。一旁的大喇叭里不間斷地傳出溫馨提醒:“請各位業主主動佩戴口罩,進入小區出示蘇康碼,配合測量體溫……”
托樂嘉小區位于南京市江寧區秣陵街道秦淮社區,占地面積90多萬平方米,居住著3萬多人,是該區人口最多的小區。如此大體量的小區,防控責任重大。
“江寧發現陽性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后,我們立刻按照要求對小區加強管控,小區共開放8個門,每天都有保安24小時在門口值守,對進出人員測量體溫、查驗蘇康碼,針對外來車輛做好信息登記。”小區萬科物業項目負責人張進莊介紹,同時,物業“管家”和志愿者們還對小區住戶逐一開展入戶排查和防疫知識宣傳工作,走訪調查是否有外省返鄉人員及中高風險區旅居史人員,確保將疫情防控工作各項要求落實進樓、入戶到人。
志愿者沖在戰“疫”一線
面對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南京江寧全區廣大志愿者、社區工作人員等積極行動,眾志成城、守望相助。
3月10日晚,東山街道泥塘社區開始對安和家園以及武夷水岸小區居民,上門發放生活物資,這兩個小區共1000多戶、3000多人。為了完成這些工作,近百名社區工作者、網格員、志愿者從四面八方趕來幫忙。
分裝、打包、裝車……志愿者們在小區門口熱火朝天地忙著,把肉、蔬菜、水果、牛奶等生活物資一樣樣送到小區居民家里。
志愿者許小寶用三輪車將居民所需物資送到樓下,再由其他志愿者和物業工作人員將分好的生活物資一一送到居民家門口。志愿者趙林說:“雖然身體很累,但聽到居民們一聲聲感謝時,心里感到十分溫暖。”穿上防護服,騎著三輪車奔波在小區各個單元門口,他們就是“白衣速遞”。
3月11日,家住武夷水岸家園南區的葉先生反映,他遠在祿口街道銅山社區的80歲母親需要長期服用心血管類處方藥物,平時都是自己定期購藥送藥,此次因疫情防控,自己無法出行。
東山街道民政辦得知后,及時安排志愿者趙瑩“接力”送藥。藥物經過全面消毒后,趙瑩取上藥物,驅車趕往銅山。近一個小時車程后,趙瑩將藥物安全送到。“感謝志愿者們的熱心幫助,讓我母親能夠及時服藥!”葉先生感激地說道。
上百噸生活物資及時發放
為保障封控區、管控區域居民生活需求,3月11日下午,南京農副物流中心近200名員工和100余名由區住房保障和房產局組織的志愿者擔任“分揀員”“搬運工”,將各類蔬菜進行分揀、裝車,及時送到東山街道封控、管控區域的每家每戶。
當天下午2點,南京眾彩物流蔬菜批發市場,工作人員正在拎著塑料袋把不同品種的蔬菜進行分裝,每袋蔬菜里有土豆、西紅柿、白菜、洋蔥等,都是老百姓餐桌上常見的食材。
工作人員俞雯告訴記者,早上10點接到市場通知后,大家主動報名參加蔬菜分裝工作,已經連續工作5個多小時,就是希望盡快把蔬菜分裝好,及時地送到居民手中。
據悉,物資由南京眾彩農副產品配送有限公司運送,調配土豆、西紅柿、大白菜等6個品種蔬菜共157噸、10398份,分13車次送往封控、管控區域,3月12日,他們還會給居民提供水果。
當天下午3點,湖西雅居東苑小區,運送蔬菜專車到達指定位置后,志愿者有序地將蔬菜包卸載在空地上。小區共有790戶居民,志愿者以樓棟為單位,所有的物資卸載后,再由小區樓棟長將物資分批發放到居民手中。
截至3月11日下午5點,157噸生活物資已運送到各小區,不少居民已經拿到這份蔬菜包,當晚就吃上了新鮮的蔬菜。
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杜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