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鹽城的茫茫濕地間,三月暖陽柔柔地鋪進蘆葦,喚醒了睡夢中的丹頂鶴。它們自在地昂起頭頸,踮起足尖,凌空撲轉片刻后,便一路向北飛去。當最后一批野生丹頂鶴飛離越冬地,也意味著保護區的鳥類繁育中心里即將迎來新的生命。2022年開年以來,已有8對丹頂鶴入住“新房”,為孵育雛鶴做準備。
1986年,徐秀娟帶著丹頂鶴蛋坐上南下的火車,經過長途運孵兩晝夜后,鶴寶寶在鹽城順利破殼。在那之后,這片荒草蔓延的原生灘涂上也勾勒出中國南方地區首個鶴類馴養場的雛形。
“馴鶴姑娘徐秀娟開創了鹽城人工繁育丹頂鶴的歷史,從那時候開始,我們從未間斷過人工繁育的嘗試。”自1992年走進保護區起,鹽城國家級珍禽自然保護區管理處鳥類繁育中心副主任陳衛華已在這里工作了整整30年。從成年丹頂鶴開始求(擇)偶到幼鶴展翅躍起,他悉心守護著每道環節,努力為丹頂鶴們創造出最原生態的繁育環境。
早在2021年12月,繁育中心的工作人員就開始為滿3歲的成年丹頂鶴“物色”伴侶。在集體圈養區里,雄鶴與雌鶴會以舞姿和鳴聲吸引愛慕的異性,赤頂也會變得愈發紅艷,散發著求愛信號?!叭绻小谌摺拷?,它們還會聯手擊退對方。”為保證丹頂鶴在繁育期間不受外界干擾,工作人員會將“確定戀愛關系”的丹頂鶴移至單獨籠舍,開啟甜蜜的“二鶴世界”。
在之后的日子里,這些開始戀愛的丹頂鶴將會受到重點照顧。不同于干燥少雨的北方春季,南方的春天多雨且缺少光照,為了契合丹頂鶴繁殖期的自然環境,籠舍內增設了白熾燈,延長光照時間。日常飲食中也加入了蘋果、雞蛋等輔助食物,以調節營養均衡。
“進入3月它們會陸續開始交尾繁殖,爸爸媽媽輪流孵化32天左右,就到了破殼的時候了。”每到此時,都是陳衛華最激動的時刻。從輕微的啄殼聲到蛋殼慢慢出現裂紋,毛茸茸的黃色雛鶴先伸出喙,再緩緩脫離蛋體,伴隨一聲清晰的鶴鳴,正式宣告鶴寶的誕生。
據陳衛華介紹,自2018年起人工繁育的成活數量連年增多,2021年成功孵化了28只幼雛,目前已成功孵化育雛近150只。讓人欣喜的數據背后,是包括陳衛華在內所有工作人員的耐心照料?!皠倓偝錾碾r鶴們會被放進溫度恒定的‘育兒箱’,育雛區域周圍有紗帳遮擋,防止蚊蟲進入讓它們感染上住白細胞蟲病。”除安全舒適的環境外,工作人員也會根據雛鶴不同階段的生長需要調整飲食結構,考慮營養的同時,防止雛鶴因生長過快對纖細的雙腿造成影響。
“等幼鶴3個月大的時候,就能帶它們練飛了?!笨粗靶路俊崩镒分疰覒虻ろ旡Q們,陳衛華期待著盛夏的草場上能看到更多幼鶴追逐展翅的身影。
新江蘇·中國江蘇網記者 柏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