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發生后,市場保供面臨巨大考驗。江蘇省各地積極組織貨源,努力做好“菜籃子”“米袋子”“果盤子”正常供給,全力克服價格波動。目前,江蘇省各地市場價格平穩,市場供應充足有力。
上午九點,在南京市科巷菜場,各種農副產品擺滿了各家攤位的柜臺,貨架上擺滿了新鮮的蔬果、肉類等,市民們則有序選購。商戶張文英告訴記者:“菜很多,價格都差不多,很穩當的。”
在宿遷市宿城區,記者了解到,當地商務部門與主城區多個大型超市及農產品批發市場簽訂《生活必需品保持供應協議》,指導保供企業參與應急生活必需品調控,保障糧、油、肉、蛋、菜等生活必需品的儲備和銷售。
宿遷市宿城區商務局黨委委員、副局長陸廣表示:“我們努力為保供企業提供服務,比如開辟綠色通道、從業人員核酸檢測、協調辦理通行證等,保障保供企業在疫情期間各項經營活動規范高效運轉。”
宿遷市區大潤發超市大潤發客服經理楊翠霞也告訴記者:“我們有固定的供貨商,像淮安、徐州,還有我們地方的農貿市場,如果哪個區域有任何物流運輸的異常,我們都是第一時間相互支援。”
本輪疫情以來,常州市新北區積極聯系線上線下生活必需品重點保供企業和應急供應網點資源,通過“政府企業緊密協作”“線上線下共同發力”“織網搭臺應急保供”等多種形式,全力保障全區及重點封控區域的生活物資需求。
針對相關場所出現陽性患者活動軌跡,常州市新北區商務局快速反應,積極與疾控中心聯系,組織工作人員進行多輪核酸檢測,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讓企業盡快恢復營業,確保物資供應。
常州山姆會員店總經理成芳鋒說:“民生這類商品,我們加大了訂貨量,擴大3到4倍的儲存,保證所有的市民在疫情期間會有充足的貨量。”
記者獲悉,目前揚州市在全市優選一百多家地產“菜籃子”產品穩產保供單位,圍繞生產和銷售兩端精準發力,確保“菜籃子”產品供應充足,價格平穩。數據顯示,目前,這一百多家“菜籃子”保供單位每天可供應市場蔬菜156噸,豬肉86.5噸,肉禽、禽蛋及水產品203.8噸。
揚州市江都區吳橋鎮副鎮長許良柱說:“我們目前所有的產品全部供應市內,品種還是比較齊全的,有葉菜類、十字花科類等,花菜、包菜,也有瓜果類。目前市場上對蔬菜的需求還是比較廣,總體價格還是比較穩定的,今年的價格比往年的平均價格大概要低百分之三十。”
(來源:江蘇新聞廣播/孫茂強 宿遷臺 常州臺 揚州臺 編輯/趙夢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