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無錫西部九龍灣智造城內的無錫錫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有著近30年歷史的傳統制造企業,以研發、生產鋁合金汽車零部件為主導業務,壓縮機機殼年產能力達800萬套。因為一次“智改數轉”,僅僅一年,升級后的精密加工生產智能車間就讓錫南科技有了“巨大收獲”:生產運營成本降低了20%,生產效率提高了14%,產品不良率降低了75%,能源利用率提高了21%。
有些意外的“典型”
18日上午,記者走進“賦能”錫南科技發展的高精度汽車渦輪增壓器精密加工智能車間發現,近萬平方米的車間四周,最顯目的就是每道工序上方的一臺大屏幕,機床狀態、壓殼小時產量、完成率等數據一直在實時更新。“壓殼自動生產線”屏幕數據顯示,5條產線4條線運行良好,只有第三條線在8點到9點之間出現過暫停。截至中午11點10分,單線壓殼產量為48個,完成率達23%。
據介紹,該車間智能裝備數量有近百套,智能化改造投資有5000萬元,車間從產品開發、設計、生產到交付全部實現了高度的智能化和自動化,全流程推行數字化管理。
全流程數據的實時采集加之綜合管理應用,讓錫南科技在成本控制、效率提升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因為引進智能化設備,車間運營系統實現了無紙化辦公,減少了不必要的溝通,成本降了,效率提升了。同時智能系統可以精準分析設備運行狀態,既能減少產品不良率,也能提高能源利用率。
四個“利好”的百分比,讓企業進一步堅定了推進數字化轉型的信心和決心。
在不久前召開的濱湖區數字經濟推進大會上,“錫南科技”被區委書記孫海東推薦為全區數字經濟的典型。一家傳統的制造業企業,成為智能制造和數字化升級的“示范”,這讓許多參會的企業多少有些意外。
錫南科技副總經理張明哲告訴記者,作為國內內燃機組件的龍頭企業,這幾年產品在國內市場的占有率雖然達到了50%,但在智能數字改革方面步伐還不夠快,隨著互聯網、5G等信息技術的發展,企業推進“智改數轉”的愿望日漸強烈,為搶抓數字技術風口,2020年企業選擇“核心”車間渦輪增壓器精密加工車間推行智能化數字改造,對生產流程進行了全方位、立體化的智能升級。2021年4月,高度“數字化”了的精密加工生產智能車間正式投用。
人均產值60萬元
“‘智改數轉’后的智能車間在產能、生產效率、產品質量和綠色環保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因為處于行業領先水平,車間獲評無錫市級智能制造示范車間。”
張明哲說,以前企業運行數據主要靠人工采集,不僅效率低,而且準確率差,實現規劃、生產、運營全流程數字化管理后,車間管理及問題發現由過去的人工“走動式”巡查變電子實時提醒,節省了人力、物力,準確性也提高了。
比如眼前的第三條壓殼生產線在8點20分出現紅色報警,單位小時產量從20降至7,幾十秒后車間技術主管即刻發現,障礙很快被排除,產線產能迅速恢復。“智改數轉”不僅體現在生產環節,在每個成品上還貼有一張二維碼,掃描二維碼能實現產品追溯。
因為“數字化”車間助力,2021年錫南科技產值達到了8億元,人均產值超過了60萬元,這是一個可以驕傲的數據,但企業縱深推進“智改數轉”、對數據的進一步挖掘遠未結束。據介紹,未來錫南科技將對實時動態數據再挖掘,將各環節分析數據進行鏈接,進一步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和生產效率,實現企業全方位的數字化和智能化。
打造5個百億集群
錫南科技,其實只是濱湖推進“智改數轉”的典型縮影。當前,濱湖數字經濟核心產業不斷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數字文化、智能裝備等產業產值年均增速均超20%,企業培育量質齊升,數字經濟核心企業達166家,數據中心、算力中心等新基建加快建設。
在濱湖區數字經濟推進大會上,《濱湖區進一步加快推進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和“智改數轉綠提”“一網統管”“一網通辦”及“網絡安全高質量發展”等4份行動計劃(2022-2024年)一一發布。“‘1+4’濱湖數字方案”為區域數字經濟發展明確了路線圖和施工圖,彰顯該區致力打造全市領先、省內一流的數字化轉型發展高地的“雄心”。
未來三年,濱湖區將全力打造全域創新、全面發展的數字經濟新格局,推動數字產業化水平實現大規模提升,形成“3+2+4”(集成電路、大數據云計算和數字文化等3大核心產業,物聯網和軟件等2大優勢產業,元宇宙、區塊鏈、人工智能和量子科技等4大未來產業)的數字經濟產業體系。
到2024年,濱湖數字經濟產業將形成5個以上的百億級數字產業集群,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達到300億元,占GDP比重超過14%。此外,規上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實現全覆蓋,各級智能制造標桿達到200個、省級以上綠色制造標桿超過3個;上線“一網統管”35個標桿性多跨場景應用,接入40個行業智慧應用。
讓企業大膽“智改數轉”
在無錫市兩會召開期間,濱湖區委書記孫海東在提到區域數字經濟發展時表示,數字經濟是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字化越來越成為重塑治理體系、推動現代產業發展的核心驅動力。
濱湖區將圍繞“五灣五城擁湖發展”新功能區總體布局,嚴格堅持數字化引領、產業化布局、項目化推進和系統化保障四條路徑,致力構建一個數字產業體系、打造一批“智改數轉”項目、引育一批數字領軍企業、開發一系列數字應用場景、完善一套數字基礎系統,全力打造數字經濟發展新高地。
2022年無錫市《政府工作報告》明確,今年無錫將深入實施數字經濟提速和數字化轉型行動,加快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全國數字經濟和數字化轉型標桿城市,爭創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錨定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主攻方向,圍繞核心鏈條、龍頭企業和商業應用,做強“3+5+X”數字產業體系,深入實施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綠色化提升三年行動,完善免費診斷、投入補助、貸款貼息等支持政策,引育一批智能制造系統集成服務商,推動3000家企業數字化診斷、1000家企業綠色化診斷,創建1000個智能制造標桿,讓廣大企業“敢轉”“愿轉”“會轉”,進一步培育“高峰”、厚植“高原”。(邵旭根、周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