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盡快干凈徹底阻斷疫情傳播鏈條,我們就要比病毒跑得更快。連日來,江蘇相關地區升級調整疫情防控措施,各個環節更加緊起來,防疫的節奏不斷加快,從緊從快控制疫情蔓延。
【南京:爭分奪秒 不斷提高核酸檢測效率】
江蘇臺記者郭藝說:“我現在是在南京市江北新區葛塘街道的官塘河村,現在這里正在進行第三輪核酸檢測。我們看到很多居民手上都拿著這樣一張卡片,它其實就是一個分組分時核酸檢測的入場券?!?/p>
官塘河村老年人居多,存在使用智能手機有困難、人員流動性強等問題,當地推出“七色入場券”,將7個網格分別以7種顏色區分,每個網格注明前來檢測的時間。在檢測前一晚,網格員連夜上門挨家挨戶核對健康碼、行程碼,符合條件的發放入場券。村民按照卡片上約定的時間錯峰前來檢測,既提高了檢測效率,也可以確保“不漏一戶、不漏一人”。
南京市江北新區葛塘街道官塘河村網格員黃小輝說:“如果沒有提前做核對的話,人家到這邊排隊 ,現場核碼的話,大概五分鐘一個,讓老年人來,老年人有時候嫌麻煩,現在憑卡的話直接能進,效率快很多,不會出現擁堵。”
為加快核酸檢測效率,降低交叉感染風險,南京江寧區交通運輸部門通過物流電子商務平臺,高效協調調度冷鏈運輸,與病毒搶時間,已安全轉運核酸樣本50多萬管。
南京市江寧區交通運輸局運管科副科長于超說:“自3月12日以來,截至今日,我們總共通過運滿滿貨運平臺,調用456輛次冷鏈車用于全區核酸樣本的轉運,參與轉運司機400余人次,每輛車至少每天要跑十幾個小時?!?/p>
【15分鐘出結果 抗原檢測加快篩查速度】
為讓疫情防控更精準高效,蘇州、南通啟東等地加快推進“抗原篩查+核酸診斷”監測模式,在所有高速公路服務區、高速路口、火車站等地開設24小時抗原快速檢測點,對行程碼帶星號或沒有48小時核酸檢測陰性報告的人員,進行“核酸+抗原”雙檢測,第一時間完成篩查。在常嘉高速昆山澄湖服務區,記者看到,貨車司機們有序做完核酸檢測后,都會領到這樣一份免費的抗原檢測試劑包,回到自己車上的駕駛室后,在密閉空間內完成抗原自測,15分鐘就可出結果。如果陰性,工作人員就會現場錄入檢測者信息,貨車駕乘人員予以放行。
貨車司機朱曉超說:“我從廣州那邊過來,做了核酸檢測,到這邊48小時,已經超出了,在這邊服務區做一下,然后就能快速地下高速,給我們駕駛員省了時間,也省了精力?!?/p>
(江蘇廣電總臺·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郭藝、楊國、周會峰、羅飛、畢然、羅聰懿、李棟、周雷、程蕓 蘇州臺、常州臺、宿遷臺、啟東臺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