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下的南京,有人守護著“城市大門”,有人守護著萬家餐桌;核酸采樣,我們人人有份;核酸檢測,他們爭分奪秒!所有人竭盡全力,只為每一扇窗里的萬家燈火。這一群群可愛堅守者,留下一個個鮮活的瞬間,共同組成了南京戰疫的“十二時辰”。
子時 (23:00-1:00)
丑時 (1:00-3:00)
這些“守城人”徹夜未眠
0點的南京,仍有不少地方燈火通明。
氣溫降到了個位數,長時間坐著真冷。南京市建鄴區國際博覽中心1號館北側的24小時核酸采樣點,毛紫怡身穿防護服戴著手套,擠了兩滴消毒液,搓了搓手,準備迎接下一位前來核酸采樣的市民。“你可能想象不到,一個通宵8小時,有1700多人來采樣。”這個20多歲的姑娘是建鄴區雙閘街道社區醫院的,最長的一天,她身穿防護服連續工作了14個半小時。
“來,請那邊做一下核酸檢測。”時針指向凌晨2點,滬寧高速南京收費站,南京市交通綜合執法局三支隊六大隊的90后執法員楊升旭正一絲不茍地重復著每天無數遍的流程,測溫、查驗、放行……這時,一輛小轎車的駕駛員沒有48小時核酸報告,被引導到一旁就地進行核酸采樣。上海的、蘇州的、四川的……這一夜,楊升旭與同伴們共查驗了200多輛來寧車輛。
寅時 (3:00-5:00)
卯時 (5:00-7:00 )
“大菜籃子”拎得穩穩的
凌晨4點,位于南京江寧的南京農副產品物流中心內,43歲的劉彪正帶著幾名搬運工給一家超市裝貨。每天,上萬斤的新鮮蔬菜從他這里奔向南京人的餐桌。在六合和八卦洲都有基地的劉彪,手里有菜,心中不慌,疫情期間依然“從容”——按照疫情防控要求每日做核酸、下午收貨、凌晨出貨,從他一如往常的工作節奏里,仿佛就能感受到南京“菜籃子”的安穩。
剛剛拔出土的菜,從田頭奔向城市,南京城也快醒來,保潔工作早早便開始了。5點,尚未破曉,南京鼓樓管養集團的公廁保潔員陶衛紅已經在北京西路公廁上崗了。疫情期間,公共環衛設施需要加大頻次消殺、保潔,每個公廁的消殺頻次提升至每日6次以上,特別對公廁里居民容易接觸到的水池、臺面、扶手等部位實行每40分鐘一輪消殺、擦拭。
辰時(7:00-9:00)
戰疫中滿滿煙火氣
幾乎在陶衛紅達到北京西路的同時,廚師長葉蘇武打開了后廚所有照明燈。這里是建鄴區位于全季酒店國際博覽中心店的集中隔離點。不一會兒,灶臺上就喧騰起來。早餐將在7:30由專人送到每個房間門。眼下,這家酒店作為隔離點,180間客戶全部滿員,既有一兩歲的寶寶,也有80多歲的老人。“酒店為小朋友準備了雞蛋羹、粥等兒童餐;糖尿病人,或容易低血糖的老人則單獨‘開小灶’。能讓大家吃上熱乎乎的飯菜,我們心里特別踏實。”葉蘇武說道。
飯點,是城市煙火氣最濃的時刻。8點鐘,為了封控區供給充足,南京市叢信立農副產品公司員工張龍和小伙伴們已經忙了3個多小時。“前一天來了1萬斤大米、5000斤青菜還有各類蔬菜和肉類。要在最快時間把這些物資分揀好。看,一共裝了1800個塑料袋。”不停地卸貨、分揀、裝貨,此刻張龍早已經渾身是汗,可是還精神抖擻。
巳時(9:00-11:00)
午時(11:00-13:00)
忙起來時間真不夠用
抗擊疫情的戰場,從來少不了志愿者的身影。3月24日,第四輪規模性核酸檢測啟動。上午10點,寧海路街道蘇州路社區的核酸采樣點迎來了第一個小高峰。來自湖北的小伙周洪剛坐在信息錄入臺前手指翻飛。很少有人知道他目前的狀態是“待崗”。這輪疫情前他正在找工作。 “這次正好有時間。南京就是我的第二故鄉,我也想要守護她。”周洪剛說。
疫情下的南京人,忙起來時間真不夠用。12點了,50歲的李冬祥卻顧上不吃飯。“這批進口牛肉批次看一下,還有溯源碼。”這位江寧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監管科質監員正在江寧區天環冷凍市場檢查冷鏈食品安全。24小時待命是他的工作常態,光銷售企業一天就要查5—10家,但他不覺得辛苦:“多一份辛苦,市民就多一份安心。”
未時(13:00-15:00)
申時(15:00-17:00)
酉時(17:00-19:00)
他們都在與時間賽跑
14點,午后的南京太陽暖融融的。棲霞城管環衛收運員劉新民全身都濕透了。他正穿著防護服,在處于管控區域的錦翠南園小區收運居民生活垃圾。每次收運,都要下車對車身、垃圾桶及周圍進行消殺,垃圾傾倒完后桶復位,還要對垃圾桶及周圍、車身再次消殺。拉上車門,發動,出發!所有生活垃圾將不經過中轉,直接送達處置終端。
一直奔跑在路上的,還有盒馬店的配送員顧福根。“平時一單三五樣貨,現在都是一大袋。”顧福根說,前幾天下著大雨,門店特別忙碌,沒想到顧客在備注中寫道:“雨天不急,東西送到了就行。”收貨后這位顧客還給了5元打賞。雖然互不認識,卻讓他感受到了這座城市的善意與溫暖。
分秒必爭!配送員們在與時間賽跑,核酸檢測更是爭分奪秒!18點,南京鼓樓醫院的國家公共檢測實驗室內,鼓樓醫院檢驗科主任沈瀚帶著團隊56名成員,與病毒“賽跑”。每天要和兩萬多管核酸樣本打交道,他們是離病毒最近的人。成員們24小時輪班倒,每個班次要工作12小時,人人都很疲憊但人人都在堅持,因為,早一秒發現陽性,就能早一天結束戰疫!
戌時(19:00-21:00)
亥時(21:00-23:00)
子時(23:00-1:00)
萬家燈火便是國泰民安
夜幕再次降臨,一排排窗戶照射出萬家燈火。建鄴區月安花園當班保安蘇朝陽、劉甄軍在認真地查驗蘇康碼、通行碼和核酸報告。居民們都是熟臉,但該做的查驗一樣不能少。
江寧,東山街道湖西雅居西苑,晚上22點,南京市公安局江寧分局銅山派出所教導員王晉生還在執勤巡邏。面對這個1000余名居民的大小區,他充分發揮去年在祿口街道抗擊疫情積累的經驗優勢,配合點位長開展工作。
夜已深,南京市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話務大廳內,6名夜班話務員仍在各自的坐席上耐心接聽電話,為居民們解決困難。這時,秦淮區朝天宮街道一位老人打來求助電話:“我患有高血壓,每天需要服用高血壓藥品。眼看藥快吃完了,可是由于疫情,小區封控了,出不去了。” 熱線這頭,話務員趙靜趕緊聯系社區安排專人幫老人去醫院購買藥品。老人的問題解決了。
子時,話務員的聲音仍然此起彼伏地響起在話務大廳,那是24小時不間斷地守候。疫情當前,南京人一點都不怕。遇到困難,總有辦法能解決,不是嗎?
策劃:陳郁 石小磊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季宇軒 劉麗媛 張可 徐昇 薛玲 姜婧儀 薄云峰 劉夢雪
視頻:唐嘉鈺 美編:肖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