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防輸入是當前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江蘇全省交通卡口和各類出入通道織密“外防輸入”疫情防控網,同時優化各類防疫舉措,統籌做好人員與物流保通保暢工作。
【多舉措做好旅客分流 強化閉環管理】
江蘇臺記者郭奉銘說:“這里是南京火車站出站口,目前,所有的旅客出站都要進行查驗和篩查。行程碼不帶星地區的來寧旅客需要持48小時內的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帶星地區的來寧旅客則要持24小時內的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再刷蘇康碼綠碼就可以出站。而沒有相關證明或者體溫異常的旅客,這里是設置了一個專門的快檢通道,實現了閉環管理。”
記者看到,現場用隔離欄設置了兩條單向通行線路,將需要快檢的旅客分來自低風險地區和中高風險地區,互不交叉互不干擾通行。在核酸檢測服務站,這些旅客都要進行核酸采樣和抗原檢測。抗原檢測呈陰性的旅客,從出站到離站,整個流程在20分鐘左右。
南京市玄武湖周邊地區綜合管理辦公室管理科科長徐冰說:“抗原檢測如果是呈陽性的話,那我們就立即封控該區域。消殺人員立刻到場,同時我們將旅客引導到我們前端的留觀室,由120轉運接走。堅持人物環境同防。”
【不漏一車一人 涉疫地區貨車點對點管控】
高速公路出入口是外防輸入的關鍵節點。當前,江蘇省共關閉收費站113個,設置了收費站查驗點303個,逢車必查、逢人必檢,對疫情中高風險地區車輛人員實行點對點閉環管理,同時統籌做好物流保通保暢工作,全力保障貨車順利進出。在連云港市,當地抽調機關干部在高速路口檢查點成立專班24小時值守。并投放了一批智能掃碼機,以提高查驗效率,駕乘人員無需下車,就能輕松實現身份信息、健康碼、行程碼在線聯查。
連云港市連云區副區長任彥潔說:“把一些人員的具體信息,推送給各個街道,各個街道根據人員來的中高風險、低風險地區的不同,對他進行14+7或者3+11的管控。”
【快遞落實“兩碼一測” 保障“郵路”暢通】
江蘇臺記者許宸說:“這里是南京市雨花臺區進口郵快件集中監管倉,我身邊這批快件都是從國外及國內中高風險區快遞到南京的,工作人員剛剛對它們進行了核酸采樣,馬上就要送到消殺室進行嚴格的機器噴霧消殺。”
目前,南京市每天快件投遞量約300萬件。為有效降低快遞物流渠道傳播風險,所有從國際和國內中高風險地區的郵快件在到達分撥處理場所時,快遞企業都會第一時間對運輸車輛及車內郵件快件總包進行消毒,悶殺靜置半小時后再進行裝卸、總包袋開拆,逐件各面噴灑消毒。
【設立進口貨物監管倉 “三集中”實現防疫全覆蓋】
南京市六合區還設立了進口貨物(非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倉,實施集中查驗、集中采樣、集中消毒,以全流程閉環監管方式筑起“外防輸入”防線,提高了進口貨物的檢測覆蓋率和科學性,同時幫助企業減輕風險和負擔。
(江蘇廣電總臺·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郭奉銘、許宸、尹美又、楊帆、何斐、程蕓 連云港臺、六合臺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