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重大項目推進。4月4日,世界在建最大跨度公鐵兩用斜拉橋——常泰長江大橋建設再度取得重要節點突破,常泰長江大橋常州一側的南主塔下橫梁澆筑比原定計劃提前一周順利完成,標志著主塔即將全面轉入中塔柱施工階段。
(常泰長江大橋南主塔完成下橫梁澆筑)
(常泰長江大橋南主塔橫梁施工面)
下橫梁又被稱為大橋的“肩膀”,是下塔柱施工轉入中塔柱施工的重要轉折點,也是決定大橋建設成敗的關鍵。常泰長江大橋南主塔下橫梁從2021年12月1日開始施工,施工工序復雜。中鐵大橋局常泰長江大橋項目部細化責任區域和人員分工,不斷總結完善工藝工法,陸續克服超高支架結構體系安裝、超高模板結構體系安裝、狹小空間預應力管道安裝、復雜區域混凝土振搗、突發疫情人料機組織困難等影響,歷時4個月左右,基本完成了下橫梁主體部分施工。“主塔施工難度最大的部分被我們克服了,預示著可以慢慢轉入中塔柱施工階段。”中鐵大橋局常泰長江大橋項目部副總工程師姜江華介紹。
(建設中的常泰長江大橋)
今年是常泰長江大橋項目建設的大干之年。到年底,大橋南主塔力爭完成中塔柱施工,到達220米左右的高度,其余橋墩目前也都在加緊推進上部結構施工。為降低疫情對項目建設的影響,項目部多渠道組織、儲備原材料,確保項目生產建設“不斷檔”,同時進一步抓實工地各項防疫措施,今年3月以來,已組織1200多名建設者完成8輪全員核酸檢測。
(常泰長江大橋效果圖)
常泰長江大橋跨江連接常州與泰興兩市,是長江上首座集高速公路、城際鐵路和一級公路“三位一體”的過江通道。常泰長江大橋主航道橋采用雙層1176米斜拉橋,專用航道橋為主跨388米鋼拱橋,均刷新了同類橋梁世界紀錄。常泰長江大橋于2019年1月開工建設,預計2024年建成通車。建成后,“錫常泰”三地將實現1小時通勤圈,為地區經濟融合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交通支撐。
作者:沈毅 顧姝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