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網訊 4月7日上午7:30,在萬方超市四牌樓店,鎮江市發改委黨員志愿者協助超市工作人員,將500份生活物資愛心包搬上貨車。同一時間,在百姓匯商貿有限公司所屬南山菜市場,一批新鮮蔬菜也已打包好,即將發車。
鎮江市發改委對接鎮江市民政局,得知疫情期間揚中30家養老院保供存在一定難度,隨后立即發揮調控網點惠民幫困作用,從萬方超市、百姓匯協調大米、蔬菜、水果等價值8萬元物資,運往揚中,精準發放至困難群體手中。這只是疫情期間,鎮江市發改委開展價格調控,穩價惠民,幫困安民的一個縮影。
高密度監測科學精準調控
“為做好疫情防控期間保供穩價工作,及時準確掌握居民生活必需品和疫情防護用品市場行情,第一時間在全市范圍內啟動應急價格監測。”鎮江市發改委黨組成員、四級調研員喬華章介紹,每天的價格監測范圍包括,鎮江農批市場、朱方路批發市場30個重點品種的進貨量、銷售量及庫存量和批發均價,市區6個農貿市場、67個品種農副產品零售價,市區4家民生超市39個品種農副產品零售價,市區3家藥店19個品種規格的防疫防護用品銷量、庫存和銷售價。“從監測情況來看,近期主副食品市場價格穩中微漲,市場防疫防護用品量足價穩。”
句容、揚中發生局部疫情后,鎮江市發改委啟動市縣聯動價格監測機制,指導各市區開展重要民生商品及防疫防護用品價格監測,及時匯總分析研判,每日通報全市及各轄市的價格監測情況和數據,為市縣政府職能部門及時擴大生活物資供應,科學精準調控提供重要決策參考。
截至目前,全市監測部門上報數據2.27萬條,編制鎮江市疫情防控應急價格監測專報20期,在市發改委網站、鎮江發改公眾號和媒體高頻次發布民生商品價格動態,引導社會各方理性看待價格波動,穩定群眾心理預期。
調控網點穩價惠民效果明顯
疫情期間,鎮江市區20個價格調控實體網點發揮了穩價惠民、應急調控的重要作用。數據顯示,3月14日—4月2日,各網點讓利金額共計22.25萬元,平均讓利幅度26.32%
喬華章介紹,疫情發生后,各網點的平價蔬菜品種、讓利幅度都有增加,“從原來每天至少15個蔬菜品種,以低于市場均價15%讓利銷售,擴大到20個品種低于市場均價20%銷售,全力守護百姓‘菜籃子’。”
尤其是揚中突發疫情后,長申超市常發店作為價格調控網點,緊急調配農副產品馳援揚中,帶頭執行價格調控政策,充分發揮保供穩價引導作用。繼3月31日調配46噸蔬菜、較市場價讓利13.8萬元,4月4日,長申超市再次調運15噸物資直供揚中,讓利4.5萬元,放大了市區價格調控網點穩價惠民的輻射范圍,對平抑當地物價,形成了有效的傳導和示范效應。
根據價格監測,4月2日起,揚中市場菜價全部回落,穩步向好,秩序良好。此次價格調控網點作用延伸,也是對后續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實體網點建設的一次有益探索。
動態保障困難群體物資需求
“物價上漲對不同收入群體的影響不同,其各自承受能力也不同。”鎮江市發改委黨組書記、主任談沁磊表示,物價波動和疫情防控時期,我們更應關注低收入群體,把困難群眾疫情防控和基本生活擺在突出位置。
在此期間,鎮江市發改委加強與民政、財政部門的聯動,密切關注CPI和SCPI(困難群體價格指數)變化,隨時做好啟動社會救助和保障與物價上漲掛鉤的聯動機制,加強對困難群體的動態保障。
目前,20家價格調控網點每周至少開展一次“2元平價蔬菜組合包”優惠活動,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萬方超市經理華爾捷介紹,3月份開始,他們就在8個網點推出了8種2元平價蔬菜包,“按照市場零售價,每個蔬菜包的讓利幅度在25%以上,受到了市民的好評。”
揚中發生疫情后,鎮江市發改委在加強了與民政部門的對接。鎮江市民政局養老服務處副處長陳俊介紹,揚中目前共有30家養老院入住老人1409人,工作人員363人,保供存在一定難度,“發改部門積極發揮調控網點惠民作用,愛心企業組織大米、蔬菜、水果等生活物資運送到揚中,根據我們前期摸排的名單,精準發放到困難群眾手中。”(朱婕 姚秀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