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點醫院醫護為老人實施個性化治療方案,制定了營養支持、標準化治療和中藥方劑治療計劃。 瑞金醫院供圖
中新網上海5月21日電 (陳靜 祝濱 徐英)在本輪疫情中,上海醫護與外省市“逆行”支援抗疫的醫護緊密配合,成功救治多位患者,其中不少為重癥高齡患者。
21日,108歲黃奶奶從黃浦區新冠定點救治醫院瑞金醫院盧灣分院出院了。自4月11日以來,瑞金醫院盧灣分院收治了大量高齡老人。在已經出院的1200多例新冠病例中,80歲以上老人超過55%,90歲以上老人86位,百歲老人已有10位,其中5位已經康復出院,而黃奶奶是最年長者。
一年半前,黃奶奶摔傷后臥床,大小便失禁,雙下肢攣縮屈曲狀態。此次核酸檢測陽性入院后有發熱,醫生通過肺部CT檢查也發現有感染表現。瑞金醫院盧灣分院和一同參與救治工作的湖南重癥醫療隊、山西國家醫療隊共同組成了救治專班,實施個性化治療方案,制定了營養支持、標準化治療和中藥方劑治療計劃。國家重癥專家組副組長,華西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康焰教授也多次到病房看望老人并臨床指導救治。他認為,嚴格執行國家新冠診療方案要求,及時發現潛在風險并予以糾正是守護新冠高齡患者的關鍵屏障。
湖北護士姐妹花守護高齡老人生命。 上海九院供圖
山西醫療隊的專家姚宏軍既是病區醫療隊長,也是支援上海的中醫專家。他認真實施“一人一方”的辨證施治,通過扶氣祛濕清熱解毒方劑的綜合運用,很快糾正了老人身體內環境的紊亂。湖南湘雅重癥醫療隊則制定了每日巡診計劃,ICU醫生和呼吸治療師每天都對病房里的百歲老人進行巡訪,及時發現潛在的危險因素并加以糾正,保證了重要臟器的功能。
瑞金醫院方面告訴記者,分院聯合護理部指導病區護士持續為黃奶奶開展俯臥位通氣支持,幫助老人安然度過了最危險的急性感染期。結合老人長期臥床的情況,定點醫院聯合院感組制定了周密的擦身清理計劃,病區的上海和山西醫療隊護士每天為她認真做好壓瘡護理,住院期間從沒出現皮膚破損和繼發感染。
記者同日獲悉,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上海九院)北部新冠救治定點醫院ICU病區,89歲的楊大爺成功脫機拔管,兩位護士姑娘功不可沒。5月3日,楊大爺因感染新冠病毒合并吸入性肺炎等病癥被收入上海九院定點醫院ICU。經治療,老人的血氧飽和度等指標趨正常,醫生為其脫機拔管。不料老人突感氣促,痰液卡在氣道無法咳出,情況十分危急。
湖北援滬醫療隊中來自武漢協和醫院的管床護士郝彬和武漢市第四醫院護士張珍見狀,一邊迅速為患者調整端坐位,一邊叩背輔助指導咳痰。在她們的幫助下,楊大爺終于咳出痰液。“多虧兩人發現及時,反應迅速,要不然這位爺爺要再次插管了!”主管醫生張建成副教授告訴記者。
“上海第九醫院北部定點醫院ICU病區收治的患者,大部分為高齡、基礎疾病多、呼吸系統癥狀明顯,需精準醫療和全面照護,”武漢協和醫院第二批援滬醫療隊領隊傅新巧介紹,“尤其是在患者病情突然變化時,更需要被及時發現及時處理,爭取最寶貴的搶救時間。據了解,此次援滬,湖北醫療隊醫護和九院醫護一起,齊心協力,成功救治了一例又一例重癥患者,充分發揮了重癥人的專業素養和技能。”
今天,遼寧省援滬醫療隊踏上了返程。據悉,4月15日遼寧省援滬醫療隊抵達上海,整建制接管寶山方艙醫院,4月17日正式開艙開放了1500張床位。醫療隊由遼寧中醫藥大學和三所大學附屬中醫醫院組建200名醫護人員,由遼寧中醫藥大學校長呂曉東擔任領隊并兼專家會診組組長。醫療隊有醫生50人、護士144人、專職院感4人。其中,高級職稱以上32人,11人分別為青年岐黃學者、國家優秀中醫臨床人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人和省名中醫。
據了解,遼寧省援滬醫療隊充分發揮中醫中藥和中醫特色技術的優勢,實現中醫藥干預治療全覆蓋。在國家衛健委發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九版)》指導下,醫療隊采用“三方三藥”,集萃中醫技法,施以特色療法,努力達到“消除癥狀、截斷病情、盡快轉陰”的效果。
專家會診組組長呂曉東帶領會診組多次進艙,他們針對核酸兩周以上未轉陰的陽性感染者、兒童和高齡陽性感染者,結合季節特點、地域特點、患者自身體質特點,辨證論治,采用“一人一策一方”,為每個患者開出專屬的中醫處方。遼寧省援滬醫療隊在寶山方艙醫院奮戰了36個日夜。至上海寶山方艙醫院正式關艙,醫療隊累計治愈患者3064人,最小者僅有3個月大,最大者年屆九旬,實現方艙治療“零重癥、零死亡”,醫務人員“零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