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線上銷售,我們的螃蟹最遠賣到了深圳、烏魯木齊,上市期間,每天的銷售量接近2000斤,銷售額十分可觀。”養殖戶董繼友興奮地說。洪澤區與高校簽訂網絡直播電商實訓孵化基地運營合作協議,讓洪澤湖大閘蟹搭上電商快車走向全國。
江蘇淮安市洪澤區大力推動特色產業發展,借助得天獨厚的水產資源,進一步提升洪澤農產品品牌價值,助推農旅融合、鄉村振興。
以節為媒 以蟹興都
(資料圖片)
一大早,在洪澤區西順河現代漁業產業園的萬畝螃蟹養殖園區內,養殖戶們正抓緊投喂補鈣素,促進螃蟹脫殼,并及時清理多余的水草,保證水質和養分,為大閘蟹的穩產高產打下堅實的基礎。
為了做大做強螃蟹產業,2005年開始,洪澤區依托“洪澤湖國際大閘蟹節”活動,打響“蟹都”品牌,增加農戶收入,讓洪澤湖大閘蟹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搖錢樹”。
同時,政府每年會聘請養殖專家座談指導,傳授農戶養殖技能。在螃蟹良種繁育上,洪澤區不斷引進推廣“長江1號”“長江2號”等優質蟹種,確保養出的大閘蟹“根正苗紅”;在養殖方面,大力推廣“河蟹生態養殖”等養殖技術,喂養野生的螺螄、貝類、魚蝦等水產品種84種,為螃蟹提供天然飼料。
如今,洪澤依托“好水養好蟹”的生態優勢,堅持“好蟹富鄉親”的發展理念,做足借蟹揚名的大文章,做好以蟹富民的大產業。“洪澤湖大閘蟹”先后榮獲中國十大名蟹、中國馳名商標,被認定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成為洪澤獨具特色的靚麗名片。
依托電商 打開銷路
看河看湖看濕地,品蝦品蟹品美食。洪澤人借水生財,靠蟹致富。為了暢通大閘蟹銷售渠道,洪澤區攜手電商平臺,通過“短視頻直播+電商”“短視頻直播+文旅”的形式推動全區特色產業發展。
通過直播帶貨、入駐電商等方式,洪澤區涌現出一大批大閘蟹銷售明星,年銷售額都在千萬元以上,不僅帶動了全區農業和水產業的發展,也讓洪澤湖大閘蟹的知名度越來越高。以洪澤湖大閘蟹為主導的特色水產品,銷往北京、天津、上海、廣州、深圳等國內50多個大中城市。螃蟹年交易量達2萬噸,年銷售額近20億元。
帶紅文旅 以蟹富民
洪澤區西順河鎮張福河村河網密布,水塘清澈見底,生態養殖區內一派水鄉自然風光。近年來,通過養蟹致富的張福河村開始了美麗鄉村建設,并有了新的發展方向。坐船、釣蟹、品蟹、看漁家風情表演……鄉村旅游乘勢而上。“周末或者節假日,城里人都愿意到鄉村休閑放松。”村民張同蘭說。據統計,張福河村年接待游客約4萬人,村民人均收入近3萬元,這里也被評為江蘇省3A級旅游景區。
為了讓螃蟹產業帶動當地旅游增收,做好“文旅+養殖”大文章,洪澤區按照統一設計、統一形象、統一包裝、統一推介的要求,不斷打響洪澤湖大閘蟹特色農產品知名度,吸引大量游客到洪澤區鄉村休閑旅游,有力地帶動了地方特色產品銷售、餐飲、住宿業發展。同時,當地依托自身特色資源,傾力打造“漁家風情游”,湖邊捕蟹、湖中采菱、魚塘垂釣,品嘗漁家湖鮮、體驗漁家生活。這幾年,洪澤區鄉村旅游人數年超100萬人次,旅游收入超10億元,帶動當地2萬多人就近就業。(毛海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