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隨著地鐵3號線后通段開通運營,沿線的曙光路、杭大路、體育場路、玉古路、西溪路等地鐵重建道路也相繼建成恢復。
“重新亮相的地鐵沿線道路進一步提升了城市形象、改善了道路行車條件,實實在在方便了百姓出行。”市建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從黃龍洞地鐵站D口出來,就能看到曙光路和杭大路的交叉口,嶄新锃亮的柏油馬路映入眼簾,路面平整、接縫精細、井蓋平齊。
市建委“路長制”第6小組組長周靜增告訴記者,由于曙光路日常車流量及人流量較大,而且地下管線錯綜復雜,前后歷經4次交改,充分利用地鐵與管線施工的間隙來穿插施工,大大節省了施工工期。“我們還采用自調式防沉降井蓋與施工工藝,提升道路美觀度與行車舒適度。”
據悉,曙光路在道路建設過程中,還在盲道板鋪設、地鐵車站的無障礙設施出入口與道路的銜接方面加強了無障礙設施建設。
曙光路旁的杭大路在面層施工控制時嚴格控制道路標高,攤鋪過程中,每次碾壓完成就對瀝青平整度進行復測,實現了瀝青面層攤鋪一次性高質量成型,確保市民能獲得“杯水不溢”的行車體驗。
值得關注的是,毗鄰居住區、醫院、商業體的體育場路,在施工中采用了很多技術措施。比如在基坑開發過程中,采取了鋼支撐的對稱的濕敷系統,這是目前比較先進的系統,可以重點保護施工周圍建筑物的結構安全。建成后極大提高周邊居民出行便捷度及舒適度,緩解城市交通壓力,為市民出行旅游及就醫提供了便利。
另外,玉古路和西溪路也相繼完工。玉古路周邊毗鄰地鐵口、第十五中學及黃龍體育館等,建成后有限緩解周邊交通壓力,為周邊市民出行提供便利。西溪路建成后將有效緩解目前杭州東西通行的擁堵,尤其是留下周邊居民的出行會更加方便。
(通訊員 杭建宣 記者 嚴佳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