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見精妙,從容閱繁華。
雨洗過后的順河大營遺址公園花木蔥蘢、景色迷人;主次干道上隨處可見的路島精致美觀、引人注目;西楚大道、江山大道營造的“三季有花、四季常綠”景觀綠廊近在眼前……盛夏時節,走進宿遷宿豫城區,精心的規劃布局、精美的景觀設計、精致的城市建設,一座充滿蓬勃生機的“浦東”新城讓人不禁眼前一亮。宿豫,正在向人們展現她的獨特魅力。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城市向東,生活向上。今年以來,宿遷市宿豫區堅持優功能、提品質,聚力建設令人向往的中心城市新高地,以“六精”理念,實施城市更新攻堅行動,進一步優化城市空間、提升城市品位,打造宿遷城市現代化示范窗口。
優化區域布局 提升城市品位
宿豫的變化日新月異,2022年的宿豫區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了中心城市發展定位,即:“高質量推動城市片區融合、組團發展,推進商務辦公核心區提升改造,逐步打造高鐵東站、順河片區現代都市高端生活示范區,陸集現代產業配套服務區,運河外灣生態宜居區。”
半年的時間一晃而過,現在,當人們把目光聚焦到運河外灣片區,會驚喜地發現,尚陽湖公園、中運河風光帶等規模大、影響力強的景觀工程正在有序推進,一批高品質、高顏值的城市美景網紅“打卡地”也在悄然興建,居住在尚陽城、尚海灣、悅湖居等小區的居民,自豪地把運河外灣稱為“幸福灣”。“自從得知這里將要打造成為運河外灣生態宜居區,我們全家都很高興,滿懷期待。”說起生活環境的變化,住在尚陽城小區的張穎興奮之情溢于言表。
改善居住環境 提升城市品質
“政府是真的在辦實事,我們天一苑小區因為建設時間較久,小區已顯老舊,現在通過提檔升級,小區重煥青春,柏油路、大廣場、大花園,看著都舒服。現在樓房還安裝了電梯,對我們老年人來說真是一個福音。”家住天一苑小區的李家仁大爺由衷地感嘆。
居住環境與廣大居民的幸福指數直接相關。近年來,宿豫區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加大公園綠化提質、居住環境改善、水系溝通、街景亮化提升等民生工程投入,對城市道路、公園、廣場、老舊小區等進行改造提升,融入功能相宜的公共服務設施,為人民群眾營造舒適的生活環境。今年以來,分別對天一苑、星河綠洲、陸橋小區、何塘小區、豫苑別墅5個小區實施綜合改造,總投資4500萬元,涉及住戶5898戶,面積55.35萬平方米,切實改善了小區環境,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
在加大對老舊小區改造的同時,宿豫區還通過海綿城市建設,大幅增加了城市“藍綠”空間。煥然一新的海綿化路網,全新改造的老舊小區,讓人居環境和城市品質得到顯著提升。“我們一家人吃完晚飯最喜歡來這里散步了。以前只要一下雨,這里就泥濘不堪,無處下腳,自從實施海綿化改造以后,這里就完全不一樣了,雨再大再急,這里都不會積水。雨后來公園散步空氣更清新。”在櫻花園里,家住附近的居民李君告訴筆者。
狠抓城市治理 擦亮城市名片
“環境變好了,我們的幸福感更強了。”“出門就有休閑綠地,太方便了。”近日,在運河四號橋下的“海底世界”休閑廣場,老人到此散步聊天,孩童在此嬉戲玩耍……一派悠然自得的休閑景象。這是宿豫區充分利用城市閑置空地,推進社區“口袋公園”建設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隨著城市快速發展和人口急速增長,城市公共空間功能配套不完善、侵占破壞嚴重、治理機制不健全等問題日益凸顯。為深入推進城市公共空間治理三年行動,宿豫區按照“片區化、集成化、項目化”思路,編排實施100個治理項目,打造城市公共空間治理宿豫樣板。
堅持“點線面”結合,宿豫區系統實施環境衛生提標、垃圾分類處理、農貿市場整治等行動,開展違法建設、亂停亂放等專項治理,推動城市保潔全天候、管理無死角。全區已經有29個居民小區實現垃圾撤桶并站,先后提升39條主次干道、12條背街小巷、4個商業街區、6個公園廣場,形成了點線面環環相扣、科學有效的城市公共空間治理新機制。
城市蝶變滿目新,征衣未解再跨鞍。宿豫正以更大的魄力改革創新、以更多的擔當攻堅克難、以更強的韌勁久久為功,腳踏實地、務實苦干,緊盯更加充滿活力、富于實力、展現魅力的新目標,“四個宿豫”的宏偉藍圖正逐步變為美好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