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營造健康向上的社會文化環境
——上半年“掃黃打非”工作扎實有力推進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光明日報記者 劉彬
近日,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向外通報2022年上半年全國“掃黃打非”工作開展情況。
今年以來,“掃黃打非”部門認真貫徹落實第三十五次全國“掃黃打非”工作電視電話會議部署,著力開展專項整治,嚴打各類非法有害出版傳播活動,掃除淫穢色情低俗等有害不良信息,大力營造積極健康的社會文化環境。1—6月,全國累計查繳各類非法出版物820余萬件,處置網絡有害信息1000余萬條,查辦“掃黃打非”案件5200余起。
從年初開始,各地各部門迅速落實任務安排,通過強化市場監管、網絡監測、案件查辦等工作措施,對非法有害網絡直播、網絡社交平臺有害信息、網絡搜索引擎非法鏈接、電商平臺銷售非法出版物、網絡游戲網絡文學有害作品等問題予以專項整治,對淫穢色情低俗等文化垃圾予以清掃,對侵權盜版、假媒體假記者站假記者敲詐勒索等行為予以打擊,對不法平臺和人員予以依法懲治,持續凈化網上網下文化環境。
網絡專項整治取得了階段性進展。公安、工信、網信、文旅等部門扎實推進網絡社交平臺有害信息等專項整治,深度清理聊天軟件、網絡群組、評論區中的淫穢色情等信息。同時,壓實各社交平臺主體責任,督促完善內容審核、賬號分類分級管理等機制。新聞出版、文化執法等部門深入開展電商平臺銷售非法出版物專項整治,建立電商平臺出版物網店雙向核驗、動態監管、聯合懲戒等機制,按地區核驗出版物經營許可證真偽,依法依規處置偽造許可證的網店,嚴厲打擊無證經營、違法經營等活動。
“掃黃打非”案件查辦工作成效明顯。各地“掃黃打非”部門對一批知名互聯網平臺登載法律法規禁止性內容等行為作出了行政處罰,督促壓實企業主體責任。同時,對違法違規賬號進行處置。堅持端窩點、打團伙、斷鏈條,深入查辦北京朝陽趙某某等人傳播淫穢物品牟利案、江蘇鹽城“Huluwa平臺”傳播淫穢物品牟利案、遼寧鞍山馬某某等人傳播淫穢物品案、河南商丘“麻豆傳媒”傳播淫穢物品牟利案等一批刑事大案要案,堅決嚴厲打擊傳黃販黃犯罪活動。
“掃黃打非”工作的重要職責使命之一是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從2月份開始,“掃黃打非”部門在春季“開學季”“4·23世界讀書日”“六一”等重要時間節點,積極組織出版物市場、中小學校園周邊文化市場、涉未成年人上網環境等執法檢查,開展對網絡游戲企業落實網絡防沉迷措施情況專項檢查,發現并查刪網上涉“邪典”、軟色情、欺凌暴力等有害信息,查處相關企業或人員未履行義務預防未成年人網絡沉迷行為,嚴格查繳網下涉嫌含宣揚不良價值觀內容的非法出版物及文化產品。1—6月,取締關閉了涉嫌侵害未成年人權益的網站和應用近4300個。加強“護苗”宣傳,各地廣泛開展“綠書簽行動”,舉辦普法宣講、網絡安全授課、征文繪畫或手抄報比賽、公益捐贈等活動3萬多場,引導青少年綠色閱讀、文明上網。
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負責人介紹,上半年“掃黃打非”工作具有三個特點:一是部署早、行動快,二是措施實、查處嚴,三是協作好、合力強。下半年,“掃黃打非”部門將繼續圍繞迎接、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這條主線,緊扣人民群眾關心的突出問題,狠抓專項整治推進,強化打擊、防范和治理,著力營造健康向上的社會文化環境。
《光明日報》( 2022年07月19日 0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