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揚州鳥叔”蔣永慶在高郵湖畔一魚塘,觀察并拍攝到珍稀鳥類白胸翡翠(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這是揚州首次記錄到白胸翡翠,也使揚州“鳥家族”成員增加到了300種。
白胸翡翠
“鳥叔”意外發(fā)現(xiàn)揚州新鳥種
(資料圖片)
大暑高溫天,“揚州鳥叔”依然堅持到野外拍鳥。昨天上午,他與揚州鳥友董吉平一起,騎車來到高郵湖畔,這里是他們經(jīng)常拍鳥的地方之一。
鳥類攝影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兒,常常需要蹲守數(shù)個小時。在等待過程中,董吉平突然發(fā)現(xiàn)一只個體較大、顏色比較特殊的鳥兒從眼前飛過;幾乎同時蔣永慶也注意到了,而且他手中剛好拿著相機,于是快速對著飛行中的鳥兒摁下了快門。
經(jīng)過辨認,蔣永慶拍下的鳥兒為白胸翡翠,這也是它第一次在揚州被記錄到,成為揚州“鳥家族”的第300個成員。
談起這次“意外”,蔣永慶非常激動并連稱幸運,“前后就那么幾秒鐘的時間,之后鳥兒就消失在遠方。”
為了拍到更好更美的揚州鳥類“寫真”,蔣永慶還特地更換了更好的相機,“今天這臺相機也立功了,因為鳥兒飛行的速度并不慢,只有反應靈敏對焦迅速的相機才能抓拍到。”
實際上真正“立功”的還是人。正是因為蔣永慶長年累月堅持不懈地拍攝鳥類,才能與各種各樣的鳥兒“結緣”。雖然說是“意外”拍攝到白胸翡翠,其實算不上意外,因為長期的堅持必有回報。
揚州很多地方都有“揚州鳥叔”留下的鳥類攝影印記,瘦西湖的“魔術林”(每年秋冬春季,有幾十種鳥兒先后來到這里)、蜀岡的“神枝”(蜀岡一水塘附近的樹枝上,先后有很多種鳥兒在這里出現(xiàn))、唐子城護城河的“神仙眷侶”(連續(xù)幾年,一對翠鳥在河岸邊一鳥巢中孵化繁殖)等,都離不開他的發(fā)現(xiàn)。
“揚州鳥叔”不僅拍鳥,更加愛鳥。廖家溝荷塘里的水雉在繁殖,但工人卻正在清理水中的水草,他趕緊聯(lián)系相關部門,及時阻止;江都小紀油菜莖稈上一窩棕頭鴉雀,因油菜收割即將不保,他和鳥友凌晨趕到現(xiàn)場,并最終護住了鳥窩。
“一些以前罕見的鳥兒,現(xiàn)在經(jīng)常能見到了,比如棉鳧、紅嘴藍鵲、黑枕黃鸝等。”蔣永慶介紹,揚州優(yōu)美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正吸引越來越多鳥兒“安家落戶”。
黑翅長腳鷸
綠鷺
棉鳧
黑枕黃鸝
小鴉鵑
白胸翡翠究竟是一種什么鳥兒?
“揚州鳥叔”昨天的記錄,并不單單是增加了一個數(shù)字。更重要的是,白胸翡翠是一種非常有名的鳥兒。
提起翡翠,人們就會想到翠綠的玉石。其實“翡翠”最初的含義,指的是一種鳥類。這一類的鳥兒,屬于佛法僧目(動物分類學鳥綱中的一個目),如普通翠鳥、藍翡翠、白胸翡翠、三寶鳥等,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有藍色的羽毛。
相對常見的普通翠鳥,名字中帶“翡翠”的鳥兒,個體要大且尾巴要長一點。
白胸翡翠之所以很有名,是因為一種“點翠”傳統(tǒng)工藝,點翠工藝需要大量的羽毛,而這羽毛主要是白胸翡翠的羽毛。如今,白胸翡翠已成為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受到法律的保護。
在揚州,白胸翡翠是夏候鳥。簡單來說,夏天它們在揚州筑巢生兒育女,秋天離開揚州,年復一年周而復始。它們主要捕食魚、蟹、軟體動物和水生昆蟲,也吃蚱蜢、蝗蟲、甲蟲和鱗翅目、直翅目、鞘翅目、膜翅目等陸棲昆蟲,以及蛙、蛇、鼠等小型陸棲脊椎動物。
揚州“鳥家族”中63種為“國保”
截至目前,揚州“鳥家族”成員已有300個。自本世紀以來,經(jīng)鳥友們持續(xù)不斷地觀測記錄,揚州鳥的種類持續(xù)增加,不斷刷新紀錄。
江蘇觀鳥會會員顧磊認為,揚州鳥類達到300種,確實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情。平原水網(wǎng)密布的揚州,濕地資源豐富,生態(tài)優(yōu)美,人們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越來越強,將有更多的鳥類來到揚州。
記者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這300種鳥類中,國家一級和二級保護野生動物有63種。分別是:鴻雁、白額雁、小天鵝、大天鵝、鴛鴦、棉鳧、花臉鴨、青頭潛鴨、中華秋沙鴨、黑鸛、東方白鸛、白琵鷺、黑臉琵鷺、鶚、黑翅鳶、黑耳鳶、鳳頭蜂鷹、黑冠鵑隼、蛇雕、鳳頭鷹、赤腹鷹、日本松雀鷹、松雀鷹、雀鷹、蒼鷹、白腹鷂、草原鷂、鵲鷂、灰臉鵟鷹、普通鵟、大鴇、丹頂鶴、灰鶴、水雉、小杓鷸、大杓鷸、白腰杓鷸、大濱鷸、闊嘴鷸、半蹼鷸、黑嘴鷗、遺鷗、小鴉鵑、紅角鸮(東方角鸮)、縱紋腹小鸮、鷹鸮、長耳鸮、短耳鸮、斑頭鵂鹠、白胸翡翠、紅隼、紅腳隼、灰背隼、燕隼、游隼、仙八色鶇、云雀、紅嘴相思鳥、畫眉、震旦鴉雀、藍喉歌鴝、紅喉歌鴝、黃胸鹀。
記者 向家富 攝影 蔣永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