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文明,是有愛的“雙向奔赴”,珍貴而有力量;文明,是鮮明的“內在氣質”,幸福而有溫度。
干凈整潔的大街小巷上“文明”印記隨處可見、斑馬線旁行人靜靜等待綠燈、辦事窗口市民自覺守住“一米線”......文明如春風化雨般,潤物無聲,融入城市血脈,成為一座城市引以為豪的名片。去年,中宣部、中央文明辦決定,在2021年至2023年第七屆全國文明城市評選周期中,選取部分有較強示范引領作用的全國文明城市,先行開展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創建試點工作。面對“大考”,唯有城市全員上下同心、齊心協力,一路過關斬將、披荊斬棘,才能讓“文明的力量”持續在百姓心底拂潤、在城市處處傳遞。
堅持“內化于心”,匯聚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一人之文明,一家之和也;眾人之文明,一城之盛也。有文明市民才有文明城市,在爭創全國文明典范城市中,只有堅持“創城”和“育人”相結合,才能全面提升公共文明水平。宿遷市先后創新發布《宿遷文明20條》《人情新風“宿9條”》《文明宿遷“誠10條”》,一項項硬核舉措落地生根、一條條接地氣的“網紅”公約深入人心,廣大市民爭做“文明范兒”的宿遷人,為這座文明之城凝聚起強大的精神動力。
下足“繡花功夫”,鍛造內外兼修的城市品質。城市的美好,來自于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同進步、城市文明水平與治理水平雙提升。宿遷深入實施“廁所革命”“垃圾革命”、全面推行“一件事”集成服務改革、整治改造老舊小區和背街小巷等……小到一個井蓋,大到城市的規劃布局,無不精雕細琢,如“繡花”般織密城市治理的“針腳”。推進文明城市創建要始終堅持以人民需求為導向,不斷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保持滴水穿石的韌勁,出好精準精細的實招,切實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才能鍛造出內外兼修的城市品質。
凝聚“文明力量”,托舉起有質感的幸福生活。一座城市的氣質,在于街頭巷尾的整潔舒適、經濟的繁榮發展,更在于時時體驗到的人文關懷、處處感受到的踏實溫暖、人人相處間的文明友愛。今年6月,宿遷開展全國文明城市“八大典范”創建行動,聚焦價值引領、精細管理、美麗宜居、誠信建設、文明交通、文明素養、公共安全、全域共建“八大”創建領域,出實招、用實勁、求實效,展現出“背水一戰”的決心、“抓鐵有痕”的作風。
文明創建是一場幸福的接力,只有起點,沒有終點。我們要以“文明”為帆,用“幸?!睂Ш?,堅定信心、迅速行動,以歸零的心態、奮進的狀態再出發,以文明之光傳遞城市的善意與溫情,積蓄起發展奮進的巨大力量。(母雅靜/文 葛丹丹/ 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