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炎炎夏日,走進云南省彌勒市甸溪河濕地公園,一股清涼撲面而來。清澈的小河蜿蜒而下,河堤兩岸綠樹成蔭滿目青翠,滿池荷花爭相盛開,微風吹來,沁人心脾。
如此美景不僅成為市民休閑散步的好去處,也吸引了不少游客拍照“打卡”。“感覺非常涼爽,一邊散步一邊賞荷花,是個游玩的好地方?!庇慰屠钋嘣普f。
甸溪河流經彌勒市117公里,是彌勒的“母親河”。過去,彌勒在城市發展中忽略了生態保護,甸溪河逐漸被污染,周邊生態環境惡化,一度成為“臭水溝”。近年來,彌勒市對甸溪河進行徹底整治,通過全面提升河道水環境質量,實行雨污分流、整治農業面源污染、構建生態廊道、創建濕地公園、建設旅游休閑設施等舉措,把甸溪河治理與生態旅游產業有機結合,讓甸溪河沿岸蝶變成多重效益疊加的城市生態“畫廊”,實現了治理一河盤活一城,成為彌勒綠色發展的典型。
近年來,彌勒堅持發展全域旅游,為城市增添活力,通過推進國家森林城市建設,全面落實河長制,實施城市面山綠化、城市水系梳理、田園風光保護工作,把綠色生態融入景區開發、城市建設等各環節。
在彌勒太平湖森林小鎮,木屋酒店、帳篷酒店依山傍水,10多個湖泊分布其中,乘坐電瓶車沿著小路緩行,各色花海盡收眼底……初到小鎮的人卻很少知道,這里曾經一片荒蕪。
太平湖投資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薛高介紹,小鎮地處滇東片區典型的喀斯特石漠化地區,缺水少土石頭多?!拔覀兘涍^鋪路引水、修復生態、墾殖綠化、移木造屋,多年持續完成了12000余畝山地石漠化治理,把荒蕪之地變成了綠水青山,變成了美麗的旅游度假區?!?/p>
圍繞“健康福地”城市形象,彌勒市堅持“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的發展理念,不斷推進示范特色小鎮建設,以“文旅融合”為全域旅游發展增添新活力,拓寬群眾增收渠道。
位于彌勒北端的可邑小鎮是一個有300多年歷史的彝族阿細人村落。村子四面青山環繞,風景宜人,森林覆蓋率達80%,是一處天然氧吧。小鎮打造的密枝仙境、虎嘯山林、可邑古村、彝族博物館等多個景點,不僅可以讓游客欣賞沿途秀麗的自然風光,還可以感受了解豐富多彩的彝族民俗文化。“旅游開發后,很多村民都開了農家樂、特色民宿,我在景區擔任講解員,在家門口就有了穩定的工資收入?!贝迕耜惷粽f。
目前,彌勒市建成省級旅游度假區2個、省級旅游名鎮3個、省級旅游名村2個,形成了湖泉、紅河水鄉、甸溪河、太平湖、東風韻各片區各美其美的空間格局,建成了秋雨書院、東風韻文創街區等文化空間、特色街區,相繼榮獲“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云南省“美麗縣城”等稱號。2021年彌勒市共接待國內游客1001.35萬人次,同比增長20.3%,實現旅游總收入109.21億元,同比增長33%。 (經濟日報記者 曹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