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它的額頭是什么顏色?”
“紅色的,腳是黃色的。”
“還記得它叫什么名字嗎?”
“剛剛老師說了,這是黑水雞。”
昨天(8月7日)傍晚,鎮江長江豚類省級自然保護區來了一群小小探索者,孩子們用專業觀鳥鏡觀察保護區里的各種鳥類,上了一堂“沉浸式”觀鳥科普體驗課,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臨近傍晚,鎮江長江豚類省級自然保護區的樹林間蟬鳴聲聲,樹蔭下,十多名孩子在鳥類專家的指導下,饒有興致地尋找著小精靈們的身影。活動現場,老師們還準備了許多高清圖片,用生動的語言,為孩子們講解野生鳥類、江豚的長相特征、生活習性等,直觀、深入地普及動物世界的有趣知識。
夏薇是鎮江市教育科學研究中心自然教育志愿者,也是一位資深觀鳥人,本次活動,她應邀前來,為孩子們講述了去年冬天,她和伙伴們共同營救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鶴吉吉一家的故事。“所有的孩子都非常投入,這樣的一種體驗讓他跟自然建立一種鏈接,這樣的一種鏈接不僅僅是提供他更多關于自然的認知,其實更多的是一種情感上的鏈接。”夏薇說,活動現場,有幾位孩子還抱著她的觀鳥設備不肯放手。
“保護區里有斑鳩、水雉、鸕鶿、野鴨子,還有東方白鸛、黑翅鳶、鳳頭鷹等100多種野生鳥類。”今年九歲的王陳睿小朋友說,在老師的講解中,自己印象最深的是白鶴,“有白鶴媽媽、白鶴寶寶和白鶴爸爸在鎮江的一片江灘里待了七天,它很漂亮,很可愛,我們要保護好大自然。”
“這個活動,我們和滿天星公益一起策劃了很久,一來是想通過微型游學的方式,讓孩子們親近自然,同時也希望孩子們從小就形成保護環境的意識。”鎮江長江豚類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副主任王召根告訴記者,活動中,不僅孩子們興致盎然,家長們也躍躍欲試,想要體驗觀鳥的樂趣。
(來源:江蘇廣電鎮江中心站/柳放 編輯/趙夢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