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學期即將開學,休學4個多月的小林辦理了入學手續。小林家住江蘇省興化市垛田街道,6歲時父親病故、母親離家后多年找尋無果,和弟弟、爺爺、奶奶以及殘疾的叔伯一起生活。去年秋學期,小林升入初中,看著老去的爺爺為家庭操勞奔波,還外出務工彌補家用,小林滿心酸楚,便在今年春學期開學不久輟學,把學習的機會讓給弟弟。
(相關資料圖)
7月初,村兒童主任走訪時了解小林的情況并上報至“興化市未成年人關愛保護信息平臺”。未保辦立即制定關愛保護方案,決定對小林及弟弟進行救助,并啟動法律援助等司法程序,審理監護權移交。目前,姐弟倆享受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待遇,每人每月1700多元生活費。
小林從陷入困境,到獲得關愛保護,是興化市構建“大未保”工作格局的一個典型案例。
變軟任務為硬考核,實體化組建未成年人關愛保護中心
成立未成年人關愛保護工作委員會和實體化組建未成年人關愛保護中心,是為了解決未保工作碎片化和無人牽頭的問題。未成年人關愛保護工作面廣量大、紛繁復雜,需要專門部門做專門事。鑒于此,興化市決定成立市未成年人關愛保護工作委員會,實體化組建未成年人關愛保護中心。在市級層面,由市委書記、市長擔任未保工作委員會主任,33個相關部門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成員。鄉鎮(街道)層面,全市26個鎮街“一把手”擔任未保委主任。此外,還加了“關愛”二字,其意蘊不僅僅為了救助,而且還要關愛健康成長,從而使未保工作更加全面深入。
興化市目前共有未成年人22.3萬人,占總人口數的14.67%。今年1月,在興化市第十七屆人代會上,人大代表強烈呼吁關心困境和留守兒童成長,并票決將其列為今年市政府為民辦十件實事之一。
隨后,興化市人大、政協制定“雙聯”制度,規定每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都要聯系一名困境兒童或留守兒童。
為規范未保中心運營,興化市出臺《興化市未成年人關愛保護工作實施方案》等規則和文件,將未保工作納入全市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和更高水平平安興化考核重點內容,明確考核細則和評分標準,作為年度評先評優、獎優罰劣的重要指標。未保委每季度、未保辦每月召開工作例會,并且聘25名成員單位的分管負責人為專(兼)職興化市未成年人權益督查專員,做到“一月一會辦、一月一督查、一月一通報”,確保工作任務落細落實。
變做公益為購買服務,專門設立未成年人關愛保護基金會
每隔一兩天,興化市周莊鎮東滸村東滸自然村兒童主任湯玲雯都要去轄區里的9名困境兒童和留守兒童的家里走訪一遍,看一看他們的動態,了解他們的想法、有什么要幫做的事,然后將走訪情況上傳信息平臺。
湯玲雯也是村干部,平時對困境兒童、留守兒童也留意關心,常常去家訪。“但那時沒有任務,也沒有考核,忙起來就拋到腦后,自3月被聘為村兒童主任,那可得按工作要求登門走訪。”湯玲雯說,未保中心每月考核補貼她100多元的交通和通訊費,雖然錢不多,但拿了這筆補貼就得履行起兒童主任這份責任。
未保工作面廣量大,任務具體而艱巨,尤其是一件件復雜的個案單純靠各類志愿者和愛心人士的付出,往往不可持續,也達不到關愛保護的效果。為了解決有錢辦事,有社會組織和專業社工辦事的難題,興化市主要領導同志多次組織調研走訪,傾聽多方意見,強調把未保工作做好就是民生幸福,如果困境兒童不能解困、不良行為的少年得不到幫助矯正,孩子不能健康成長,哪來幸福城市可言。
在興化市委、市政府的推動下,興化市成立“泰州市興化益行兒童基金會”和“興化市成長護航公益協會”,由市財政捐資400萬元,引導社會各界踴躍參與,打造愛心資金“蓄水池”,今年底可突破千萬元。
興化市在村(社區)建設“兒童之家”和“關愛點”500多個,配齊配強村級兒童主任542名。全市75所中小學全部聘請了“學生安全保護專員”(專職未保副校長),這支隊伍為全市未保工作扎實開展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障。
興化市還開發未成年人關愛保護信息系統和指揮中心,設置有兒童主任走訪上報、重點未成年人基本信息、關愛保護落實情況、考核考評等功能模塊。信息平臺整合相關部門數據資源,形成“政策找人”的機制,實現“發現早、處置快”和有效預測預警,及時做到訴求響應、核實派單、服務監督、考核考評工作閉環。
推進精準關愛保護,建立未保閉環工作機制
近日,城區某初中未保副校長上報信息平臺,該校有6名學生存在不良行為,校方需要有關部門配合。市未保中心第一時間組建多部門專家組走進校園,通過與老師座談、走訪家長、與學生溝通等,分別制定了6名學生幫助矯正方案,取得了明顯成效。
針對少數家庭管不住、學校不便管的不良行為兒童,未保中心會同政法、民政、教育等成員單位開設了一期青少年拓展訓練班。訓練班封閉10天,內容以法制教育、行為矯正、軍事訓練、思想品德、文明禮儀等為重點,17名學員取得預期成效。
處置問題,首先要發現問題。政策知曉度不高是問題之一。為讓困境兒童享受到政策關愛,興化市將分散在民政、殘聯、教育、醫保等部門的涉未成年人的政策統一匯總,編印成《未成年人關愛保護政策匯編》向社會公開,并開發了全市兒童主任手機版查詢系統,方便群眾咨詢和求助。
未保熱線,全天候開通應答。今年以來,未保中心已受理12345政務熱線轉來和兒童家長來訪21件,都及時回復或會辦協調處理到位。對于兒童主任排查上報、來信來訪交辦、部門強制報告、公眾號留言互動等反映的問題都第一時間落實。
重點兒童保護全覆蓋。由于建立了市、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完整的未保體系機制、處理程序和工作相關規定,全市重點兒童關愛保護工作中的痛點、難點、堵點得到破解。困境兒童得到及時救助,今年1-7月就新增了339名。留守兒童得到有效關愛,對全市留守兒童全部實施了“大手拉小手”關愛保護行動,由本村(社區)兒童主任擔當“大手”對兒童實施基本安全監護,由專業社會組織負責實施“雙排查”和三類風險評估,并同步落實“四色”管理,分別采取定期走訪、生活陪伴、困難救濟、心理疏導等關愛措施。所有兒童主任、社會組織、社工志愿者參加的關愛保護行動都是由未保信息系統負責考核考評、積分排名,確保關愛保護落細落實、準確有效。